那就走吧。
他起身,着魔似得,拿上自己的长剑和法器,趁着窗外的夜色,凝神聚气,脚步轻盈地离开道观,消失在浓浓的夜幕之中。
——
酒醉不过一夜,第二天,李致远就离开了这个地方。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生存自由的人而言,未知的路途让他暂时将自己的心事抛在了脑后。
大约走了一个时辰,穿过田间的小路,路上遇到了奔波的旅人,田里耕种的农民,赶着牛车运载着稻草的百姓。
村子就在眼前,篱笆做成的围墙,茅草和木头盖成的小屋,虽然简陋,但看着却让人觉得温馨。因为那毕竟是个家的样子。
李致远走进村子里,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坐在台阶上,四五岁的模样,抬头看着天空出神。
从男孩身后的屋子里出来一个妇人,神色憔悴,似乎是没睡好一般,在于李致远对视之后,她显得有些慌张,急忙拉了拉孩子的衣服,
“快回屋里去,快。”
孩子回过神,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同妇人回到了屋子里,小屋的门也被紧紧关上。
这时李致远才发觉不对劲,周围的村民似乎见了瘟神一般,都躲回了自己的屋中,顿时,村庄里就剩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街上,空气中似乎透着一丝冷漠与恐惧的气息。
难不成这个村里的人同除妖师有什么过节?若是如此,恐怕今晚就要在荒郊野外过夜了,虽说也没什么,但早春时节的寒风,总是在夜里来的猛烈。
这么想着,他又在村子里走了走,看到有个老伯坐在一个似乎是光秃秃的树桩所制成的椅子上,正面无表情地盯着他。
李致远走过去,想着终于遇到个没躲起来的人,就顺便打听打听这村子为何对自己如此古怪吧。
“我知道,你不是那妖怪,那妖怪身上有一股血腥味,可是他们都闻不到。”还没等开口,老伯就先发话了。
“那,那个妖怪,是不是变成了除妖师的模样?”
老伯点点头,“前阵子那妖怪来村里,说村里有妖气,村民都深信不疑,可是我就是觉得不对劲,我能闻到他身上的血腥味。”
“老伯伯,你可知道那个妖怪到哪去了?他在村子里,可有害人?”
老伯咳嗽了两声,“妖怪哪有不害人的啊?那妖怪的癖好是孩子,他走之后,村里聪明懂事的孩子都不见了,就剩下王寡妇家的傻儿子,丈夫死得早,这孩子天生愚笨,没想到能躲过一劫,大概也是他的福分吧。”
“老伯,我一定帮你们把那个妖怪抓住。”李致远说道,似乎是下定决心一般。
谁知老伯叹了口气,“抓不抓住又怎么样呢?孩子能救回来吗?就算救回来了,恐怕除了说句谢谢,也拿不出钱给你。这村子已经穷得不像话了,可你们除妖师从不白干活,不是吗?”
李致远有些无奈。
师父曾跟他说过,除了自己之外,在其他地方也有修行之人,专门收弟子,培养成除妖师。像师父这般本着救济的心态来收徒的,少之又少。而那些别的派别的除妖师,大多以此谋生,也不乏有唯利是图之人。
因此,除妖师的名声也是褒贬不一的。
“老伯伯,不管怎样,我试试吧,我刚下山不久,就当是增长经验啦。”
“随你吧。”老伯说完,便沉默下来,不再说话。
李致远走到村子中央,凝神聚气,在空气中似乎能够感觉到一股淡淡的妖气,可能因为相隔了几日,不是那么的明显,但其中的确像是老伯说的那样,带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十分刺鼻。
他开始循着味道向村外走去,四周是开垦的农田和大块的平地,随着痕迹的距离越走越远,妖气和血腥味也越来越重,终于,在一块农田边上,李致远发现了灵力的波动。
看似没有任何异常的土地,其实是幻术的作用,是妖怪最常用的手段。只不过这个障眼法似乎有些低级,很容易就能察觉,可见妖怪的能力并不强。
但是为什么要抓走那些孩子呢?就因为孩子身上的灵力比较纯净,未被污染吗?那还不如直接抓些道士和僧人,既能增加修为,又能获得灵力。
嗯,应该是没有这个本事吧?总之,到此为止了。
李致远拿出腰间的符咒,轻念口诀,符咒燃烧起来,幻术已破,地上露出了一个深深的洞穴。
那些因为血肉腐烂所形成的臭味顿时没了阻碍,这巨大的味道险些把他熏晕过去。
他捏住鼻子,运用灵力形成一个环绕自身的结界,然后对着漆黑的洞口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