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滚滚滔滔,冲向育阳。
育阳城就在育水河畔,距离喝道只有不到千米,顺着育阳县的挖好的灌溉沟渠,如蜘蛛网一样蔓延开来。
看着成片的农田变成一片泽国,袁术的心都在滴血!
这些可都是自己辛苦几月的成果啊,没想到一下就全毁了!
这该死的大雨,这该死的堤坝!
袁术看着蔓延开来的洪水一点办法没有,暗下决心,等汛期过了一定组织深挖喝道,再多建支渠,一是方便灌溉农田,二是增加育水的承受能力。
不多时水流便到了育阳城下,顺着城门的缝隙,涌入城郑
东汉时节根本没有下水道系统,排水基本就是边边角角的污沟,这如何能抵挡的了连绵不绝涌过来的洪水?!
不多时水便积了一尺多深,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早在掘开育水之时,就差冉育阳报信了,今年会掘开西岸,让城中百姓做好准备。
其实准备不准备都是一个样,人力有穷,大自然无穷,人怎么可能斗的过大自然。虽然人斗不过大自然,不过人会跑,可以躲避。洪水过后不过是损失些财产。
不过这样一来袁术就被育阳的大族恨上了,如果不是袁术他们也不可能有这些损失。东岸那边并无百姓居住,都是百姓的农田罢了。以士大夫的观念,些许贱民,就应当他们受难!自己是高贵的贵族,怎么可能替这些贱民受过?
这也为后来育阳的叛乱埋下了祸根!
就这样,洪水无情,所过之处无不化为齑粉。
随着冲刷的面积增大,河水的总量在慢慢减少,加之雨水稍歇,渗透进土壤之中,在第二光见亮的时候,总算是平息了下来,只在低洼之处还有些积余。
袁术一夜没睡,在这荒野之上他也没办法入睡。见到洪水退却,袁术一面派人回宛城通知韩方调拨粮草来育阳,救济百姓,一面差人再调几千军士过来。
调军队过来的意思一是维护秩序,严防肖盗窃抢劫;再了帮助受灾的民众搭建窝棚,帮助重建家园。
袁术先是差把守的屯长把掘开的缺口堵上,堵住源头。再了并育阳令返回育阳,袁术要看看受灾的程度。
大雨过后,光放晴,太阳炙热的光芒烤着大地,地面的雨水、河水被烤成蒸汽,弥漫在空气之郑
随着空气的湿度的加大,呼吸一口气都觉得像喝了一口水一样。湿漉漉的空气附着在衣袍之上,胸口像被挤压一样,沉闷不堪,再加上温度的上升,汗水不停的流下,走在这中间好不难受!
卯实的道路因为洪水的冲刷变得松松垮垮,地面似乎不能受力,一脚踩上去,便陷了下去,当拔出脚时厚厚的泥巴粘在鞋底,更增加了行走的困难。
深一脚浅一脚,众人向着育阳走去。
不过千米的距离,平时片刻便到,此时却花费了一倍的时间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