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庙拜神,入屋叫人”的道理秦天是懂的,奉献出一张百元大钞作为香油,才换来三炷清香,点燃后插在香炉仅有的一点缝隙之中。
做完这一切后,秦天就不免有些犯难了,在道观之中开口寻找一个和尚,可是莫大的不敬。
一旦被误以为是来踩场子的,肯定会引来众怒,都不用这里的道士出手赶人,那群虔诚的香客信众,恐怕就会一拥而上,要他吃不了兜着走。
一群凡人自然是伤不着他,但无谓的冲突还是可免则免。
于是乎,秦天就向只无头苍蝇一般,在观中漫无目的地逛荡起来,时不时左右张望,希冀着能寻出一道光头身影来。
奈何白云观的面积极大,除了正殿与八座侧殿,后山还有成片的屋舍,一间间的找过去也不现实。
纠结了老半天,秦天最后还是挑上一个面容相对和善的中年道士,硬着头皮问道:“冒昧请教这位道长,可知戒痴大师。”
还好,中年道士并无动怒的迹象,只是稍稍有些讶异:“施主认得戒痴大师?”
秦天也悄然松了口气,道:“是某位长辈唤我来拜访戒痴大师,有事相商。”
中年道士朝秦天行了一稽首之礼,正色道:“贫道真阳子,不知施主名讳?”
秦天相当别扭地抱拳还以一礼:“秦天。”
真阳子点点头,斟酌片刻,才道:“既然秦施主认得戒痴大师,那么请随贫道来便是。”
“先行谢过道长。”秦天诚挚道谢。
真阳子领着秦天进了后山,此处与前殿大相径庭,无半点喧嚣嘈杂。
临近晚秋,树木依旧绿意青葱,屋舍错落有致,皆是青砖碧瓦搭建,有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一路深入,足有三百余步的距离。
最后真阳子才停步于一座独栋小院前,回头道:“此处就是戒痴大师的住处所在,贫道不便入内,望施主莫要见怪才是。”
秦天表示理解,再三谢过真阳子后,便与他分别,自行入内。
此时他身处的庭院,实则更像是一方菜园。
一边的泥土被犁得稀松,辟出一方方整齐有序的田垄,栽种上各色蔬菜。
另一边则以竹竿搭建起一座棚架,以供瓜果的藤蔓攀爬,架子下面还围了座鸡圈,养了一大窝毛茸茸的鸡崽,叽叽喳喳,争食不停。
秦天不由得腹诽这戒痴和尚的怪癖,瞧着怎么跟个乡野农夫似的。
他沿铺设好的石径一路深入,越是临近门前,便越是紧张,脑海中已接连有得道高僧的形象,一闪而过。
“怎么...会这么香?!”
秦天神情骤变,连脚步都顿了顿,像是意识到什么后,这才再度加快了步伐,门也没敲,直接破门而入,
待他看清屋内的情景后,嘴巴张大得都能塞下一个西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