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室内,只听得炸炉之音此起彼伏,伴随一阵焦糊的黑烟自鼎炉升腾而起,旋即被一股无形的气流牵引,导出丹室之外。
显而易见,他们的首试皆以失败告终,或是药材分量有误,或是火候把控出了差池,或是添加辅料的时机不对...不一而足。
而秦天则置若罔闻,闭目沉思,一动不动,宛若石化了一般。
倏忽,他猛一睁眼,在这一瞬间,他掐动出三道法诀,鼎炉底部陡然升腾起一缕艳红火苗,摇曳生姿。
秦天揭开鼎盖,抓起一味主药掂了掂分量,确认无误之后,才将其投入鼎内。
除了秦天与曹青竹外,余者皆未结丹,神识之力薄弱,无法穿透灼热的地火,窥视到鼎中药性的变化,只能凭感觉调控火力大小。
而秦天则调动神识,化作一张无质无形的薄膜,覆盖在鼎炉之上,时刻感受其中的药性变化。
他时而调大火力,时而收敛火势,又接连往鼎炉内添加一味味的药材,他神色从容,动作行云流水,不见丝毫滞涩,如同在丹道浸淫多年的行家。
一刻钟后,一缕淡淡的异香从鼎炉之内传出。
秦天的眼神旋即一凝,在他的感应之中,一团拳头大小的纯净药液,正悬浮在鼎内,而剩余的药渣杂质,则已尽数沉降在底部。
手上法诀一变,遂结成凝丹印。
下一刻,地火的火势骤降,药液却反而以可观的速度开始浓缩,颜色由碧青转墨绿,最后转为乌黑。
秦天有感,抬手在虚空一挥,地火熄灭的同时鼎盖亦随之而自行掀开。
一阵诱人的丹香转瞬即逝,之后是三道乌光从鼎内激射而起,被眼疾手快的秦天一把攥在了手中。
他缓缓摊开手掌,只见三粒龙眼大小的乌黑丹丸静静躺在其中,浑圆饱满,药香飘飘。
然而,首位丹成之人却并非秦天,竟是曹青竹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丫头。
此时,她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手中的养气丹,足足有七枚之多,药香比之秦天那三枚,都要强出一筹,药力更是不用多说了。
以同等份的药材,成丹的数目越多,丹药中所蕴含的药力反而会越高,这是一个很古怪的逻辑悖论,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从这个角度看,曹青竹的炼丹天赋,确实要远高于秦天。
当然,天赋好不好,得要看跟谁比了,最起码,秦天还是能碾压丹室内的其余人。
尤其是韩冰,短短半个小时里,就历经了三次炸炉,大眼睛被熏得含满泪水,连白皙的脸蛋都,沾上了黑黝黝的炉灰。
不得不说,她在丹道上的天赋实在差得可怜,若勉强在此道上发展,亦注定没啥大前途。
秦天正欲奚落她一番,貌美道姑的声音却率先在他心湖间响起:“你的神念极强,不见得会逊色于金丹中期,更兼粗中有细,对神念的细致操控,几乎到了妙到毫巅的地步。”
“但若你对神识过分依赖,却反而会成为限制你成丹品质的瓶颈。”
秦天神色一正,虚心请教道:“何以见得?”
貌美道姑解释道:“道法自然,而炼丹之道更讲究天人合一。以神识过多干预,则会少了一分灵动,等同于将丹方‘临摹’了一遍。”
“虽然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成丹的几率,但品直终归只能半高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