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却不知先生说的,可是将投石机与**结合在一起?”刘禅心里已经有些确定荀谌想的就是和他一样了。
荀谌却摇摇头道:“这却不是,我打算重新制作一种器具,再与**结合在一起。”
听到这里,刘禅的心思顿时大动,心想:“难道他所想的和我不一样?难道他真的想到了可以不让人发觉的**用法?”
“那不知友若兄何时能让我们看看这样器具?”就在刘禅吃惊的时候,诸葛亮帮他问出了心中的问题。
荀谌道:“目前我的想法还没有实施,或许还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效果如何。”
关羽闻言,不禁一脸好奇的问道:“敢问友若,你说的想法,可与今日帐中案几上的纸有关?”
荀谌闻言,倒不吃惊,反而笑道:“我还以为云长兄准备一直将此事憋在心里呢!”
“呃……”
关羽闻言,不禁一阵尴尬,心想:“原来他早就发现了,只不过没有说穿罢了。”
荀谌笑道:“云长说得不错,那只是我画得草图,却不知这草图和实际做出来的东西,有些什么差别。”
说到这里,他的神色忽然变得十分严肃,正色道:“或许这永远是个想法也说不准。”
刘禅闻言,笑道:“先生过谦了,我相信先生一定能发挥这**的作用的!”
荀谌笑道:“那就借少主吉言了!不过,我倒还想知道,少主有什么办法来提高船行的速度。”
自从刘禅将话题引到**上面去,他们便似乎已经忘记了此行真正的目的。
现在要说的,是关于造船的事。
刘禅沉思片刻,正色道:“关二叔,却不知如今的战船,都是如何航行的呢?”
关羽笑道:“这你却难不倒我,咱们这船,有帆有桨,顺风升帆,逆风滑桨。至于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则是水之常形,非人力可改。”
对于关羽说的话,刘禅心里也十分清楚,现在的船都是以帆为主,而以桨为辅,讲究借风而行。
这也是为什么“演义”里会出现“借东风”这个桥段了。
但是在刘禅看来,靠风却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老天爷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作美。
他正色道:“若是纯用木桨,咱们的船,可日行多少?”
关羽道:“若是赤马快船,可逆流而上,日行数十里,只是颇费人力。”
他稍稍一顿,又道:“若是先登冲锋,亦与赤马快船相差不远,至于其他的……”
刘禅一听还有好几种船,当即打断道:“这最快的船有多快?”
关羽道:“要单论快,自然当属赤马快船,只不过这船速虽快,却也是小船,乘坐不了多少人马,而且纯以手划桨,着实费力。”
刘禅闻言,心里觉得小船说起来没有意思,手指着旁边的船底,问道:“那么这艘船呢?”
关羽道:“这是建造楼船的船底,若是建好之后,扬帆起航,加上划桨助力,也可日行数十里。”
刘禅皱着眉头问道:“数十里?大概是多少里呢?”
毕竟三十里也可以说成是数十里,八十里也可以说成是数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