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斤大米已经不少了,自己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贪心不足蛇吞象,知足才能常乐。
“是,谢过皇上。”
几位大人同对方争,心里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把握。最后自己的诉求达成一部分,已经让他们很满意了。
百姓们纷纷分得了大米,这可不是陈粮,他们看过雪白白的,可是了不起的精细粮食。达官贵人家的也不过如此了吧?
顿时,百姓们对朝廷歌功颂德,感恩不已。
他们连吃顿饱饭都是比较难得的事,一时之间竟然舍不得吃国家分发下去的大米。
而钟鸣鼎食,达官显贵之家对口感极好的大米赞不绝口。
有懂得奇异之术的国师在,朝臣们不敢贪墨。最终纷纷派下人去百姓家中,更换大米。他们也没有让百姓吃亏就是,百姓们吃的大米,虽然口感没那么好,但胜在数量更多。
如此,双方都很满意了。
刘皓琨知道下面的情况,没有插手。心甘情愿的事,没有逼迫,相得益彰,有什么不好的呢?
“国师,江国竟然转身去攻打陈国,陈国弱小。若咱们不出手,他们恐怕会很快被吞并。”皇帝在朝堂议事上提起了江国的消息,担忧的语气掩盖不住。
“皇上,您的意思是?”刘皓琨问道。
“朕想知道国师你的意思!”皇帝对刘皓琨说。
“我的意思是,攻打江国。”刘皓琨开门见山,也没什么好掩饰的,他的目标早就已经很明确了。
因为万斤大米自己刘皓琨展示出来的手段,朝臣们对他的印象都还不错。所以哪怕是打仗之类的大事,朝臣们也没有站出来第一时间反驳刘皓琨,反而还思考起事情的实施可能性。
“国师可有把握?”岑将军问道。
“战争从来不会有十足的把握,我懂的奇人异术,江国也有人懂得。但是我曾经说过,江国的野心不小。咱们现在不出手,江国也早晚有一天会对咱们出手。那个时候,我们是否能抵挡住,就很值得商榷了。”刘皓琨把利弊撕开展现在他们面前。
岑将军脸色一白,作为将领,他其实是很不喜欢打仗的。忽然,身为武将的他可以在战争中得到很多好处,加官进爵都是依靠沙场点兵!
可是,他永远不会忘记。每一次的加官进爵背后,是无数兄弟们的累累白骨!
“国师所言甚是有理,与其被动挨打,倒不如咱们先发制人。”
“陛下,陈国派了人来向咱们求救。”礼部尚书禀报道。
他原本便打算上书说明这件事的,可皇帝先挑起相关话题,他只好尽快补充信息。
“有陈国求救,咱们也不算师出无名了。”皇帝很满意陈国的懂事,说道。
古代最重名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名头似乎才来的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