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迅速传往皇都,皇帝打开后,精神稍振。担忧散去,却并未展颜。
虽然赢了,过程却不免太过惊险!若不是刘皓琨及时出关,只怕梁国危矣!
居安思危,梁国皇帝从来都担忧着这一点!
虽然他知道,不会向和尚们妥协的梁国,若没有刘皓琨相助,早就化为乌有!可人总是贪心的,梁国暂时保全后,他忍不住去想梁国如何能长长久久发展下去!即使没有刘皓琨,也能抵御外敌!
并非他对刘皓琨有偏见,只是如此番战役,刘皓琨脱不开身,着实冒险!
“陛下,国师不日必能出关,还望陛下不要忧心!”太监不曾看过捷报的内容,见皇帝看了捷报后,眉心不曾舒缓,只以为是败了,故而劝说道。
“国师已经出关了!”梁国皇帝说道。
太监猛然一惊,已经出关?消息必是捷报里得到。难不成,即使刘皓琨出关,也依旧无济于事?
见自己的贴身太监眼神惊恐,皇帝不禁对他说:“别胡思乱想,我大梁胜了,且是大获全胜!”
一场战争只一役,得是多压倒性胜利才能造成的?在刘皓琨他们出现之前,几乎从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恕奴才斗胆,既然咱们胜了,陛下为何愁眉不展?”太监小心翼翼地问。
“我大梁胜了,是因为国师出关及时。倘若下一次,国师再次分身乏术,不得去战场的空闲,我大梁该当如何?”梁国皇帝问道。
太监只稍微一想,便不敢再深思下去。结果太惨烈,让他们根本不敢去想!
“陛下,该不会吧?国师虽年轻,可却十分靠谱。数次战役,国师从未出过岔子!”太监对皇帝说,他只能勉强宽宽皇帝的心。
“从前不曾,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国师的品性朕信任,但世上无可奈何的事太多了,朕不能侥幸!”皇帝说道。
“国师不是有一个碧游教么?不若趁战事暂歇,请求国师招兵买马,扩大教派。即使将来国师有事,也有教派中人支撑!独木难支,这对国师来说,想必也是好事!”
话开起头,灵感源源不断涌入太监脑中,“或是咱们乘胜追击,早日一统天下,一劳永逸!”
两个建议都有可行的地方,皇帝心情总算是舒缓了些。不过,具体如何操作,还是得等刘皓琨班师回朝后,再做商议!
有赤焰驹代步,刘皓琨等人的速度不会慢。
在满朝文武的期盼中,前往边关征战一群人回到了皇都。
“见过国师!”众大臣纷纷行礼。
“诸位大人不必多礼。”刘皓琨说道。
一阵寒暄之后,朝臣们热络的和镇南将军讨论起战场上的情景。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己方阵营胜利,所有人都觉得非常荣耀自豪。
甚至因为外敌的入侵,文臣武将出现了史上难得的和平。
每一次胜利归来,毫不意外的都是一场庆功宴。这宴会开的多了,虽不新奇,却是依旧让人感觉到欣喜的。
宴会后,皇帝将刘皓琨留在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