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中苏暖又听到了铁链响动的声音,她猛地惊醒,进入了警戒状态。
牢门被打开,走进来一个中年妇女,她满眼疼惜的走向苏暖,牵起了苏暖的手,查看她是否有受伤。
苏暖打量着眼前的女人,心想着这个人应该就是白寒说的接她出去的人了,也就卸下了戒备。
“孩子,你受苦了,母亲这就带你回去”女人带着苏暖离开了监牢。
苏暖睡在雕花的木窗上,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头,一边捻着胡须一边在给苏暖诊脉。
“蒋悬壶,玥儿的身体如何?”女人焦急的问。
“并无不妥”
“蒋悬壶您再仔细瞧瞧,玥儿说她许多往事都不甚清楚,如此症状,莫不是从树上摔下来伤着了头,患上了失魂之症?”
“夫人,四姑娘的身体确实无恙,您说的症状兴许是受了惊吓所致,安心修养几日便可。”
“哦,蒋悬壶既如此说想来确实无恙了”
“那在下就告退了”
“诶?悬壶不开几贴药再走吗?”
“有病自然是要用药医的,无病怎能乱吃药?”
蒋悬壶害怕女人再就纠缠,说完就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玥儿,近日你在家中好生休养,母亲去厨房瞧瞧鱼汤炖好了没?”
女人走后苏暖跳下了床,她握着玄幽环叫了白寒好几声,白寒都没有出现。
“这个该死的白寒到底去哪儿?我突然变成解菀玥的事,他就不打算解释解释吗?阿西吧!”
苏暖已经被关在解家一天了,她独自坐在院子里喝茶,这一天她倒也没闲着,把解家的人员关系都打探了一遍。
解家是做茶水生意的,在靖都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茶楼,名气虽不大,但地理位置却很好,收入还算可观。解家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大女儿解初晴温婉恬静,又颇有才华,是无数风流才俊垂涎的对象。二儿子解伯渊,长得也是相貌堂堂,在音律上颇具天资。三女儿解梦凝知书达礼,是个勤奋好学的。至于四女儿解菀玥,从小活泼好动,给家里闯了不少祸,因天生就有卖乖的本事,从小到大也没被惩罚过。解书礼和解书文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可比小时候的解菀玥调皮多了,所以解锐安早早的就见他们送去了学堂,在家中就由解梦凝管着。
苏暖瞥了瞥不远处亭子里的三个人,不由的对解梦凝生出了一丝怜悯,面前那个手持木棍敲打石桌咆哮的女孩儿,哪里还是别人口中知书达礼的三小姐。
苏暖又往杯子里倒了杯茶,她看看高高的围墙就犯愁,她想知道侯姝怡和梅思冉这个时候有没有遇到,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苏暖望着天边感叹,然后将手里的茶水一饮而尽。
亭子里的三人,惊愕的看向苏暖,苏暖感受到了他们的目光,转过头一脸疑惑的与他们对视。
解梦凝回过神,举起手里的木棍又往石桌上敲。
“你瞧瞧你们四姐姐,这么粗鄙的一个人都会作诗,你们上了这么多年的学堂却连诗都背不好,亏得父亲给你们取了书礼书文这般文雅的名字,你们...”解梦凝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突然闭上了嘴,她机械的转过头,冲苏暖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
“四妹妹,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向来嘴笨,刚才又被他们气昏了头,你可千万别放在心上。”
“没关系”苏暖当然不会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以前她做家教的时候,也是被气得半死,现在的她十分能理解解梦凝的心情。辅导作业这事儿果真是千古难题,都把小绵羊逼成了大灰狼。于是苏暖决定过去帮帮解梦凝,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
“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讲究方式方法,得先理解诗中的意思和作者写诗的背景,然后...”苏暖拿起石桌上的书看了一眼,然后又默默的放了回去。
解梦凝赞同的点点头。
“四妹妹,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以后五弟六弟就由你来教导如何?”
苏暖斜眼又瞥了瞥桌上的书,新一色的繁体字,别说让她教了,让她认也不一定认得全。
“呃...那个三姐姐,我刚才是在胡说八道,我读的书还没他们多呢,还是你来吧”
“可是我觉得你刚才说得甚是有理”
“我觉得吧就是多读,读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嗯,有理有理”
解梦凝转过头,木棍在石桌上重重一击,解书礼和解书文被吓得身子一缩,愣愣的看着解梦凝。
“还不快看!”
解书礼和解书文连忙抓起书挡在面前,仰头晃脑的读了起来。
“大声点”
读书的声音瞬间大了几倍,解梦凝满意的点点头,拿起一个橘子走到旁边剥了起来。
“三姐姐,我有件事向向你打听一下可以吗?”
“什么事啊?”
“你认识侯姝怡吗?”
解梦凝停下了剥橘子的动作,仰起头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