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能让朝廷正常的运作之外,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放在炼丹阁中。
尤其在最近的几年,更是直接从国库之内挪取银钱,致使国库空虚,连陇西的大旱都没有,赢钱来赈灾。
所以现在,大武国因为缺少钱粮,边境的战士们处境也越发的困难。
军粮不充足,再加上不修武备。
没有趁手的兵器,还吃不饱,哪有力气能够抵抗,边境宣罗国来犯。
不可避免的或者说是必然的,就导致了边关的战事节节败退,没有办法,总不能看着自己手底下的兵,就这样白白的饿死,或者虚弱的被敌人杀死。
所以陈易在工部这一段时间,从边关回来的将领。
在朝早朝之上闹了好长一段时间,朝着女帝要银子,补充粮草,让士兵们能够吃得饱。
制备甲胄刀器,让士兵们有足够的保障,可以将敌人打回去。
只不过,连出生在和平年代的陈易都知道。
打仗,可是个烧钱的营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这些将士们,所承上面的银两钱数量实在是太过于庞大。
女帝看到他第一眼就觉得头昏眼花。
所以这几天一直在打的太极,模棱两可。
其他的大臣听到这个数目,也都纷纷震惊不已,开启了嘴炮的模式。
这些将领们也都是大老粗,让他们带兵打仗,一个顶俩,但是论吵架,那是一个头两个大,怎么能够说的过这些大臣们?
所以朝堂之上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
先是将领们启奏申请拨款,女帝表示知道,开始询问其他大臣的意见。
其他大臣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将领们夹在其中,偶尔插上一两句话,就又被各位大臣灰头土脸的给反驳了回去。
于是家里面就恼羞成怒,各种放狠话。
那些大臣也不在怕的,一个一个的,像是学到了陈易精髓。
不是说要撞墙,就是主动请死的,将一哭二闹三上吊发挥的淋漓尽致,精彩绝伦。
让这些驻守边关的将领们头疼不已,无可奈何。
每当事情到了这里,女帝就会息事宁人的,宣布退朝,灰溜溜的逃走了。
这么一段日子下来,边关的将领们心中都积攒了一丝火气。
只不过知道,什么最重要,所以才一直压制了下来。
有一句话说的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如此长时间的压抑,自然不是什么好事儿。
女帝虽然不知道这句话,但是他也能够知道,这样处理根本不行,早晚会出事儿。
可是让她女帝拿出银两的话,边关的将领所需的钱数实在是数额太大,一时之间,还真的拿不出来。
就连管理帝国钱的内阁首辅和户部都不同意,边关将领们的请求。
这让朝堂之上的氛围更加的阴郁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