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桐站在桂花树下。看着红樱跟采薇站在树旁摘桂花,她眼中有浅浅的笑意。
“你们多摘点。做桂花糕应该要很多桂花吧?”
“娘娘放心,一定会让娘娘吃饱的。”
采薇一边应声,手上的动作却不停。
搬进东宫已经三个月了。婢女们都改了口。夏青桐一开始不习惯,听到现在也习惯了。
“什么话啊。当本宫是饭桶啊?”
不过夏青桐还真蛮喜欢吃的,发现她自从来了古代后,好像跟吃就杠上了。
各种吃。幸好,这具身体不怎么长肉。她也比较注重运动,不然变成个胖子,可就麻烦了。
采薇最近手艺越发的好了,知道夏青桐爱吃,又学了许多旁的。
“娘娘,不光能做桂花糕,桂花饼。还能做桂花面呢。”
“真的?那晚上就做吧。我要尝尝。”
“娘娘就等着吧。”
采薇几个,把采来的桂花小心的收集好,转身就去厨房了。
夏青桐笑咪咪的跟过去,打算跟着一起学一学。
………………
采薇跟东宫厨房里的厨子手艺都不错,夏青桐以前没看过怎么做桂花糕,确实是很好奇。
不过厨房油烟味重,她闻不惯,很快就又出去了。
让采薇继续忙,她带着红樱回了自己的屋里。
进了东宫后,倒是有个好处。这宫里的藏书十分丰富,夏青桐再不用去找人搜集各类书籍。
光是东宫的藏书,就够她看的了。
当然,除了经典,她最爱看的还是种类游记,传记。她觉得这些,比那些传记,游记。要好看得多。
今天她又找到一本新的游记,刚翻了两页,还没开始看。
看到第三页的时候,她在上面看到这书有人做过批注。
“咦?”
随手一翻,不光前面有,几乎整本书都做了批注。
字迹绢秀又不失大气,看着像是女人的字。可却很有力。
这是明越的母亲留下的吗?
夏青桐倏地将书合上,她想起一件事。
这是东宫,就是以前庆仁帝的住所。如果当年折盼雪也在这里住过。那这里会有白盼雪批注过的书也不奇怪。
夏青桐顾不上旁的,坐下来极为认真的把那本书看完。
这是一本讲述边疆风光和地理的游记。上面写了很多边关才会有的风土人情。
白盼雪的批注,则是对于一些她去过的地方,作的详注。
比如,连城有个叫坎村的地方,那里很荒僻。农田产量很低。游记上重点写了那里有多荒凉。
可是白盼雪却批注:父于元和九年路过坎村,见其荒凉,心生不忍。令将士帮忙开山引水。助村民耕种。元和十三年,坎村已有三百户。无人再往外逃。
夏青桐看着书里的批注,光看这些批注,就能感觉得出来。白盼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热爱生活,也非常重视家的人。
像这样的一个人,庆仁帝真的忍心下手吗?
…………
书看一半,明越回来了。夏青桐能感觉出来,他的脸色不太好。
“怎么了?”
一脸气愤,看着就不太对劲。
“好像生气了?谁惹你了?”
现在太子监国,每天事都很多,若是有哪个朝臣惹到他,也是可能的。
明越的反应是将她一把抱住,突兀的动作,让夏青桐愣了一下。
“你怎么了?”
明越将脸埋进她的颈项,闻着她身上淡淡的馨香。
“我不要别人,我只要你一个。”
夏青桐愣了一下:……
“明越?”
“我不会娶任何其它的女人。我只要你。”
“好,我们不娶。”
夏青桐大概猜出是什么事了。
其实不是现在,早在明越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朝中就有不少大臣动了那个心思,觉得明越只有一个太子妃,实在是太少了。
若是多纳些侧妃,他们的女儿,不就都有机会了吗?
更何况,自从千秋节后,那些女眷一对比,各个心思浮动。回到家一说自己的意愿,再跟家里的利益一结合。这事心动的家族不少。
很多朝臣上书,让明越把妃子纳齐。不过明越都拒了。
没想到,现在他们又提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