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李东阳远去的背影,朱厚照不得不陷入了沉思。
李东阳,字宾之,今年五十五岁,湖广布政使司人,祖籍湖广道长沙府茶陵县。跟朱厚照的师傅刘健一样,李东阳也有一个身份:朱厚照的师傅,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帝师。跟他们身份相同的,还有四个人,一个是谢迁,他也是朱厚照的老师。另一个是杨廷和,他担任过东宫讲官,也算是的朱厚照老师,在正史中日后将是大明朝的顶梁柱之一。
另外两个,一个叫梁储,一个叫费宏,这两个人也都是朱厚照的老师。现在身为礼部右侍郎,在编撰完《明会典》之后,如今正在修《明孝宗实录》。跟他同样命运的,还有身为翰林院侍讲的费宏。这两个修书的家伙,后来跟杨廷和一起,组成了新的内阁三人组。
由此可见,当皇帝的老师,是明朝入内阁当首辅的重要条件。
因此当李东阳这个神童站出来,借着开海来算计他的时候,朱厚照出奇的没有愤怒,因为他不知道这老东西出于什么目的。
李东阳的“神童”称号,一点水份都没有,其他的神童跟他一比,都会被轰杀成渣。
为什么这样说?很简单,幼年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四岁时就会写直径一尺的大字,被视为神童。顺天府官员将李东阳推荐给景帝,父亲带他觐见景泰帝,李东阳因人小脚短,跨不过门槛。景泰帝见此情景,便脱口出了上联:“神童脚短。“东阳应声对下联:“天子门高“。景泰帝高兴地将他抱坐膝盖上,见其父亲还站立在一旁,又出上联:“子坐父立,礼乎?“李东阳答道:“嫂溺叔援,权也。“之后,又两次召见,准其进入顺天府学读书。天顺六年就中了举人。这一年,他年仅十六岁!这简直是中国封建古代考试史上的一个奇迹。更让人吃惊的是在短短两年之后,十八岁的李东阳参加会试,就考中二甲进士第一。在这里不得不可怜一下范进,这娃太悲剧了。
细细读来,这简直就是妥妥的主角模板才会发生的故事。
李东阳的事业也非常成功,二十岁被授编修之职,参与修纂《英宗实录》。随后累迁至以侍讲学士身份侍东官班。侍候弘治皇帝讲读,也就是进入了帝师的快车道。
在正史中的弘治朝,他被称为贤相。孝宗驾崩,他又和刘健、谢迁一起,同为顾命大臣。
作为弘治皇帝的亲信心腹,他和弘治皇帝一样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所以在正史当中刘瑾专政的时候,他一直忍辱屈居于刘瑾之下,连自己的门生都瞧不起他的所作所为,对于一个当时大明文人来说,这种痛苦是常人不能理解的。
跟李东阳一样,杨廷和同样是一个拿了主角模板的人,并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神童。
成化七年,也就是公元1471年,杨廷和第一次参加四川省乡试,就中了举人。这一年,他年仅十二岁!
第二年,十三岁的杨廷和开始参加会试,六年后,十九岁的他就先于他的父亲,考中戊戌科三甲进士。这一年,他还顺便勾走了他的老师,国子监监丞黄明的女儿。可谓是爱情事业双开花。
杨廷和的事业也非常成功,二十岁当翰林,编纂完《明宪宗实录》后,被提升为左春坊左中允,侍候太子朱厚照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