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白马义从以骑兵为主,而骑兵为了减轻负担一般很少会穿大铠这种沉重的盔甲,最多套件皮甲就得了。
连锁甲倒是轻盈,而且防御箭矢效果极好,可是这玩意不但制作工艺复杂,而且成本极高,大规模配备并不太现实,能穿上的也就领头的几位将领而已。
因此第一波强弩还击后,白马义从倒下去一片。
可以说这个战术也是鞠义十分熟悉骑兵战斗,同时精心的研究过克制之法,同时又配合了他们鞠氏新研制的强弩,创造出来专门用于对付骑兵的打法。
可惜的是,鞠义死了。
白马义从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亏,所以他们发起了第二波冲击。
先登营的强弩再次发挥作用,在他们身后的那些鞠氏一族派来的家族私兵也配合着出手。
这一次更为惨烈,白马义从冲进来的骑兵死伤殆尽,无一生还。
刘毅如果不是见机行事,捡了一块大盾躲着,恐怕也成了刺猬,那些先登营的士卒不介意捞草打兔子,顺带收拾了刘毅他们三个。
这一次战争真正的让刘毅见识到弩箭的威力,就好比是后世的大口径手枪,穿透力强,杀伤力大,在战场上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任你拥有通天本领也是一箭撂倒,这世上焉有万人敌。”刘毅看着一地的尸体,心中也明白,古代的演义小说里那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话,只不过是说说而已。
连着两波冲击被打得没脾气,白马义从的心里开始产生畏惧,第三波进攻根本就没有勇气实行。
先登营的强弩覆盖过来,白马义从开始后退。
一直在后方组着方阵的袁绍见状,当即下令往前挺进。
打头的便是他训练的大戟士,这些士卒一个个都精壮无比,手中持有一柄硕大的长戟。
其实这时候的军队制式武器并不是戟,而是矛和长枪,主要是因为矛和长枪的成本较为低廉,有些人甚至用木杆削尖就充当长矛,对于人数庞大的军队来说,成本是第一要素。
当然环首刀也是制式兵器之一,唯独戟这一武器,原本在春秋战国延续至今却受到了冷落。
终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成本问题,制作大戟的成本绝对要高出长矛和环首刀,二是训练难度,戟拥有钩、啄、刺、割等多种攻击方式,虽然花样多了,可是士卒练习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
相对于矛和枪,以及环首刀来说,练好大戟难度更大,所以后来拿戟当武器,练得好的都是猛人,譬如吕布。
而袁绍费尽心力组建的大戟士,就是为了对付骑兵,这种长距离的兵器,可钩,可割,对付骑兵的马腿十分有用。
有句话叫做兵败如山倒,白马义从也许一开始只想着后撤一步,暂避先登营强弩的锋芒。
可是最前面的人一退,后面的人并不知情,他们以为遇到强敌了,心里立即就慌乱了。
于是,一直战无不胜的白马义从开始溃败,甚至出现自相践踏的情况。
刘毅看到紧跟在袁绍身边的许攸,机灵的许攸觉察到刘毅的目光,立即贴紧了袁绍,他可是在后方亲眼看到刘毅杀了鞠义。
最重要的是袁绍竟然没有阻止,甚至还露出一抹赞许的笑容,这让许攸的心里拔凉拔凉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