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尘已经去了军营,在这个诺大的京城中穆北再也不能放心的将自己的后背交托给另外的一个人,但是他不能出任何一丝错误,因为一旦太子失势,那整个穆王府也会因此陪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幸而,穆北天生聪颖,事事算计得当,样样考虑精准,不仅在皇上面前博了脸面,在他真正的主子太子面前那也算是一个红人。
就这样如履薄冰的过了几年,穆北终于熬到太子成年,但是就在太子成年的那年出了件大事。
那年先皇驾奔了,当时最后的遗言便是让太子登基,但是作为太子有力竞争对手的大皇子不满太子,最后起兵造反了。
这个大皇子平时也是礼贤下士,云淡风轻,一副君子做派,所以就连先帝对他也从未起过疑心。
再加上当时边疆那边又有蛮夷惹事,所以整个国家的主力都去了边疆,以至于当时京城只剩了几千禁军,剩下的都是些从未接受过训练的普通百姓。
而大皇子那边却都是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将士,唯一拦在他们前面的只有那扇看似已经摇摇欲坠的城门。
那时京城全都乱了,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街道上一片的萧条,大家其实都已经预想到最终的结果,可没有人能力挽狂澜,大家都在恐惧中静静地等待着最后的死期。
太子府的许多幕僚也都选择明哲保身,最终只有穆北一人挺身而出,独自出城门,一人迎战几万叛军,这件事情即使到了现在,还是让许多见过当时场面的人印象深刻。
京城外,城门前,狂风凌厉,飞沙走石,在几万人对面,一名白衣男子负手而立,脸如雕刻般分明,墨发飞舞,衣袂翩然,仿若天人。
他一人用了几个时辰,以巧舌辩群雄,对起兵造反的大皇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原本大家都不抱任何希望,甚至还有些好事者还想看他的笑话,因为这是一场结局明显的战事,太子党根本没有机会取胜,只要大皇子起兵京城,那皇位他就一定能收入囊中。
但最后大皇子真的退兵了,并且以罪臣的名义第一个承认了太子是皇帝的身份,之后大皇子就上交了兵权,带领着府兵到了北边的封地,做起了土皇帝。
这对于太子党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大皇子的态度,他们会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自此,太子和大皇子除了必要的交际之外就再也不碰面,大皇子也是个有眼力见的,既然已经投诚了,那就不再与朝廷做对。
而对于太子来说,只要大皇子不做出格的事,那他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二人相安无事直到现在。
大家都不知道穆北到底对大皇子说了什么,竟然能让他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而且,在大皇子投降了之后,新帝竟然没有追究大皇子的谋反之罪,反而轻易放过了他,这在别人眼中无异于放虎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