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朝中的主导地位是现在的自己所无法撼动的,强行争权无异于以卵击石。
排除了所有障碍之后,诸葛亮率领精兵五万浩浩荡荡向南中进发,行军过程中诸葛亮询问与自己同坐一车的司马昭说:
“此次南征你可有良策?”
善于思考分析的司马昭想了一会儿后说:
“南中叛乱规模很大,然而细想之后则不难发现:他们的部落集群众多,虽然表面上以雍闿为首,却实则各怀鬼胎。何况五官掾功曹吕凯仍旧率领余部在永昌坚守,长达两年都没有被雍闿打败,这足以让雍闿的威望逐渐下降,我想他们过不了多久雍闿必定会死于非命。”
同年七月,南征大军行至越嶲之时,果然从永昌传来了雍闿被同盟者高定所杀的消息,高定的人马屯守云南,于是诸葛亮趁着叛军互相攻伐之际分几路进攻高定的人马,接连攻克了遂久、姑复,南渡淹水直逼云南,最后廖化率军攻破云南城斩杀了高定。
诸葛亮一出手便收复了云南全境,这让盘踞在永昌以孟获为首的部落势力非常恐慌,孟获为了抵抗诸葛亮于是便收拢了先前雍闿的余部,以及被蜀军击退逃至永昌的高定残兵,杀害了即将前往云南赴任太守的吕凯,在剩余部落的支持之下与诸葛亮形成了正面对峙。
面对南蛮部落的集体反抗,廖化认为想要扫平他们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于是他主动请缨率兵进攻永昌,但这个时候参军马谡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南中与CD距离甚远,这次我们就算是把他们给打败了,等我们走了之后恐怕还是会再度掀起叛乱,这样下去非长远之策。”
一直以来诸葛亮对马谡的才智都非常欣赏,也将他当做是自己的徒弟一般教导,这次马谡的论点再度引起他的兴趣:
“幼常有话但可直言。”
马谡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
“南中的局势非常复杂,蛮族部落也很多,如果是以普通平叛的方法,简单粗暴的用强兵镇压,那么除非将他们彻底杀光、连根拔起,方能一举解除后患,可这种方法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代价也会很大,陛下和丞相一直以来都以宽政安抚民心,这么做会引起国内民心的震荡,非仁厚者所为。在下认为对待南蛮的叛乱应当采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八字要诀,只要能够让南蛮的部落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善意和仁慈,让他们不再对我们产生恐惧和不安,那么他们就不会放着安生日子不过,再度掀起叛乱。”
坐在一旁静静聆听的司马昭,将马谡口中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默默记在了心里。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怀柔为主,刀兵为辅”的政策,在命令大军向永昌开进的过程中,沿途务必不得扰民,而且要善待当地百姓,就算是百姓对蜀军并不欢迎乃至敌视,也不能有任何的报复举动。
见蜀军已经准备向自己发起进攻,孟获联络各方部落开始迎击,诸葛亮采取了分割包围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南蛮联军,孟获本人更是被蜀将陈式擒获。
被俘后,诸葛亮亲自为其松绑并带着他观察了蜀军的兵营军阵,然后询问孟获说:
“此等军势如何?”
孟获很不服气,说自己这次战败是因为不知虚实,这次亲眼看了之后也不过如此,如果再战定然能够大败蜀军。诸葛亮淡笑不语,这时站在他身旁的司马昭突然开口说:
“既然他不服气的话,就放他回去好了。”
“小孩子家家的,胡说什么?”
一听司马昭的话,陈式等蜀汉将领纷纷露出了不悦之色,但诸葛亮却一挥手:
“放他走吧...”
既然诸葛亮已经发话,那么就算是将领们有再大的意见也只好执行。
惊讶的可不只是蜀军将领,就连孟获本人也没有想到诸葛亮居然会真的放自己走。
等到孟获被自己的族兵借走之后,诸葛亮低头询问司马昭说:
“你猜猜看,我要放他几次才能够让他真心归顺?”
遥望着骑着骏马飞似逃走的孟获,司马昭仰起头身处了自己的两只手掌,露出了除去左手大小拇指以及无名指之外的所有指头:
“七次!”
“哦?”
诸葛亮扬起眉毛笑道:“你怎么会这么肯定呢?”
司马昭回答说:“要不要打赌?”
后来孟获先后六次与诸葛亮展开决战,都被诸葛亮所击败,每次生擒孟获之后,诸葛亮见他仍旧没有臣服的意思,都采取宽和的政策将他释放,直到第七次...
见诸葛亮依旧不打算诛杀自己,反而善待所有的俘虏和百姓,孟获终于被感动了。
而诸葛亮以及他身旁的司马昭都在观察着孟获的一举一动:
这次孟获没有再离去的意思,而是跪在了地上向诸葛亮拜服道:
“丞相真乃天人,孟获服了!南人永远不会背叛您!”
南中平定之战历时半年,从三月出兵至九月孟获携众首领渠帅归顺,诸葛亮彻底消除了南方的隐患。九月中旬诸葛亮在孟获的陪同之下来到滇池,接受了所有部族的投降,出于对诸葛亮杰出人品的敬佩,当地的百姓将金、银、丹、漆、耕牛以及战马等优良物资都上交给诸葛亮用以国家取度。
诸葛亮巧妙利用曹魏与孙吴之间爆发第三场战争的宝贵战机,迅速平定了历时长达两年的南中四郡叛乱,彻底消除了南方的隐患,为他之后五次北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经过此次战争,司马昭也发现了诸葛亮身上独有的魅力,和自己的父亲司马懿一样闪耀夺目,但似乎却根本不相同...
战后班师的途中,诸葛亮看着司马昭望着窗外发呆,便放下了手中的公文竹简问道:
“怎么?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
被从发呆状态之中拉出来的司马昭回答他说:
“你和他都说对方都是平生罕见的对手,我只是在想你和他到底有什么不同...”
虽然司马昭并没有在言辞之中提及这个“他”到底是谁,但诸葛亮很明白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司马懿。而更令诸葛亮在意的是,司马昭居然认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你自己好好去理解,现在恐怕连我和你父亲都无法给你答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