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孟萦这么一说,五郎觉得甚妙,激动地恨不得连饭都不吃了。他请孟萦将这几条建议写下来,孟萦略一思索,下笔一气呵成,自成一篇文章。
五郎拿着孟萦写的建议,心潮澎湃,觉得山南东道之行收获颇丰。
孟萦留他们简单地吃过午饭,五郎就急着返回郡里组织人员进行募捐,又安排李大人和赵大人准备提前收割玉米。他又和崔家郎君私下见面,请他捐赠出全部的玉米收成。
崔家郎君本就积累了大量家财,兼之王季陵对五殿下所作所为非常赞赏,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崔家郎君就同意捐赠这次玉米的全部收成。
对于如何说服孟家女郎捐赠这次的玉米收成,五郎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郡守李大人和王季陵。
李大人的为人大家有目共睹,孟萦也觉得李大人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由李大人作保,保证孟萦的捐赠能有合理的去处。
再加上王季陵和孟萦青梅竹马,彼此自是非常信任。王季陵给孟萦讲了五殿下在山南东道的所作所为,证明他的确是一心为民,所有税粮均毫无保留地运到了前线金城郡。但他并未告诉孟萦谢家五郎就是五殿下,孟萦和王季陵交往多年,这点儿信任还是有的,虽然十几亿斤玉米能值不少钱,但孟萦本来就没想要从中挣这个钱,这部分收成她本意就是为了做慈善,既然将士们需要,捐给他们她也是乐意的。
孟萦的建议行之有效,果然五殿下派人在说服大户为国捐赠的时,获得空前的响应和拥护。连大郎君都热血沸腾地捐赠了一千两银子,并将三个庄子去年所产的全部粮食都捐了出去,又特意捐赠了不少治疗外伤和冻伤的药品。
五郎将在山南东道募集的银两,一部分用来购买棉布和棉花,组织人员给前线将士们做棉衣棉裤。又另外购买了一些稀缺紧俏的物资以供前线士兵所用。
整个武陵郡的玉米进入提前收割阶段,不仅收割玉米,连玉米秸秆都用铡刀切成一段一段的,然后用油布包裹起来发酵成青贮饲料。五郎将武陵郡的储备粮一部分运出去,用玉米填补上。又联系崔家船行,将这几十亿斤的粮食、青贮饲料和棉衣棉裤运送到尚未结冰的母亲河,然后再走陆路运到金城郡。这些物资足够将士们度过整个冬天,等来年春天再战大夏国。
十一月初,流民陆续到达了武陵郡,大郎君三个庄子收获的一百多万斤的玉米并未上交,都留了下来,准备用来周济食不果腹的流民。大郎君怕孟萦在去温泉庄子的路途上遭受流民冲击,已经不允许她出城了。
郡守李大人开储备粮仓赈济流民,同时又号召储粮大户们开粥棚施粥赠药帮助流民度过寒冬,那些流民都感恩戴德,一时武陵郡并未出现大的动乱。
大郎君也安排人在城门口施粥赠药,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只是不让孟萦出门,唯恐遭遇不测。
孟萦自在惯了,被禁足在家,简直要郁闷死了。再加上王季陵每日跟着五郎忙得不得了,几乎没有时间来看她。其实即使有时间,五郎也不放他去约会孟萦。
好在李君成每天只要教完书院的课业,都会来看孟萦。两人一起温书,一起绘画,每日耳鬓厮磨,感情自是很快就升温了。
不用于和王季陵之间的自在随意,李君成对孟萦的爱掺杂着小心翼翼的呵护与讨好,让孟萦觉得很心疼。
李君成自他父亲过世后,不到一年,他母亲就另娶了正夫,后来又跟这正夫又生了嫡女,弄得他和他姐姐李君如在李家地位尴尬。再加他母亲的几个夫郎都是心眼极多的人,每日斗得厉害。李君成不愿在家多待,她心疼李君成的不易,只要李君成没事,孟萦就让他到自己家里来一起学习。何夫子也很欣赏李君成的聪敏好学,时常在课业上指导他。孟萦和他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