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瘟疫蔓延,京中必定要派人前往赈灾。
早朝的时候,女皇问有谁愿意前往南方赈灾,以解君忧?
下面的官员战战兢兢,唯恐被女皇派去南方。
一时,大殿上各个官员安静如鸡,谁也不肯出头。
女皇面色不虞,看了右相一眼。
右相赵夔站出来说道:“孟内史精通医术,之前在天花疫病中,举措颇为得力,臣举荐孟内史前往赈灾,必定能攻克瘟疫。”
萧瑾瑜心中将赵夔骂个半死,他个鳖孙,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有利益的时候锱铢必较,没有利益的时候,又将娘子推出来。
去年娘子工作得力,又推出接种牛痘之法,冬季赈灾,储备粮运输得当,哪一样都应得到奖赏。可母皇并未奖赏娘子,她让娘子当牛做马,却丝毫不给娘子任何好处,甚至连个说法都没有,如此行事,实在让人不齿。
萧瑾瑜看了赵御史一眼,他便站出来反驳道:“臣反对,臣认为右相的提议不妥,孟内史每日调度储备粮救灾,事务繁忙耽误不得。若是让她离京前往灾区赈灾,京内储备粮这块儿缺少全面统筹,恐怕会耽误那边救灾。”
右相那边的人便站出来附议他,请孟萦前往灾区赈灾。说来说去就是孟萦本身精通医术,之前预防天花有功,有防治疫病的经验,另外她虽官阶不高,到身为睿亲王妃,又是两位公主之母,身份贵重,她前往灾区定能安抚民心,一举攻克瘟疫。
萧瑾瑜听了,简直要气得吐血。他自然不想孟萦有任何闪失,这种情况下,若是娘子去了灾区,能不能回来就两说了。
于是,不得已,他便自荐前往灾区赈灾,以换孟萦留在京中。
对比孟萦,女皇当然更心疼萧瑾瑜。再说了,若是孟萦死于瘟疫,正好解了她的一块心病,她就不用出手弄死孟萦,也省了将来长歌和长平俩恨她。
孟萦前往救灾已成定局。
不过赈灾之前,孟萦提了几个条件,她知道此行必定凶险重重。她也害怕,因为南方的瘟疫到底是什么病毒引起的,她并不清楚,再说了,现在又没有抗生素,怎么治疗还有得头疼。
孟萦的条件就是,首先,她要辞去治粟内史的职务,担任钦差大臣。她必须保证足够的权利,别人肯听她的,才会配合她的指挥。
其次,她准备疏散灾民,将他们安置到愿意接收的各个道州,安置费用由国库支出。若是国库无法支出,便由各道州用盐铁税代替。具体安置方案,另有折子上奏。
她其实也是有私心的,瘟疫当前,哪有道州肯接收可能带有瘟疫的流民?她想让这些为了求生的人主动愿意去陇右道的边城,帮助元郎建设边城。
她虽没去过西北,但看过西北的地理志,听简然和卫慎行讲过西北的地貌、气候和人文。西北天地广阔,地广人稀,只是由于战争频发,这才留不住人。若是有足够的人帮忙开发,西北定能富饶起来。
再次,孟萦要调太医院太医随行,这些太医归她管束,太医署必须保证药材供给到位,药材供应以赈灾优先。
第四,赈灾成功后,她要调去陇右道任职,若是不任职,随军也可。反正就是要开长安城,她准备去陪她的元郎,将西北建设起来,那是她保命的根据地。
孟萦提出的这几个条件并不严苛,只是,女皇并不想孟萦去西北与定国公汇合,就怕她离了长安,完全失了控制。不过,她父亲和孩子们必须留在长安,她总不能舍下他们吧!就目前这种紧急情况,女皇只好答应了孟萦的四个条件。
救灾走得急,幸好孟萦提前做了准备,简然和欧阳冉随行。整个孟府都交到了萧瑾瑜手中,孩子们和父亲都由他照看。
萧瑾瑜知道孟萦的赈灾之行,完全是无妄之灾,是因为他的缘故,娘子才有此劫。
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照顾好父亲和孩子们。
本来太郎君孟翕本和想要和孟萦一起前往灾区,孟萦想到爹爹上辈子就死于瘟疫,更加不敢让他随行。再说,孩子们都留在长安,平日里萧瑾瑜要上衙,家中不能无人照应。最后,孟萦说服他留在长安,照看好孩子们。
他们带着赈灾的药草、肥皂和孟萦提前让人赶做出来的口罩,上船之后,一路疾行,路上花了十来天时间才赶到救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