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
夜半,权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
肃曰:“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可以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权闻言大喜,披衣起谢。次日厚赠鲁肃,并将衣服帏帐等物赐肃之母。
肃又荐一人见孙权。此人博学多才,事母至孝。覆姓诸葛,名瑾,字子瑜。
琅琊南阳人也。权拜之为上宾。瑾劝权勿通袁绍,且顺曹操,然后乘便图之。
权依言,乃遣陈震回,以书绝袁绍。
…………
…………
…………
玄德跃马过溪,似醉如痴,想:“此阔涧一跃而过,岂非天意!”
迤逦望南漳策马而行,日将沉西,正行之间,见一牧童跨于牛背上,口吹短笛而来。
玄德叹曰:“吾不如也!”遂立马观之。牧童亦停牛罢笛,熟视玄德,曰:“将军莫非破黄巾刘玄德否?”
玄德惊问曰:“汝乃村僻小童,何以知吾姓字?”牧童曰:“我本不知。
因常侍师父,有客到日,多曾说有一刘玄德,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乃当世之英雄。
今观将军如此模样,想必是也。”
玄德曰:“汝师何人也?”
牧童曰:“吾师覆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
玄德曰:“汝师与谁为友?”小童曰:“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
玄德曰:“庞德公乃庞统何人?”
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师父五岁。一日,我师父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
玄德曰:“汝师今居何处?”
牧童遥指曰:“前面林中,便是庄院。”
玄德曰:“吾正是刘玄德。汝可引我去拜见你师父。”
童子便引玄德,行二里余,到庄前下马,入至中门,忽闻琴声甚美。
玄德教童子且休通报,侧耳听之。琴声忽住而不弹。一人笑而出曰:“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
童子指谓玄德曰:“此即吾师水镜先生也。”
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慌忙进前施礼,衣襟尚湿。
水镜曰:“公今日幸免大难!”
玄德惊讶不已。小童曰:“此刘玄德也。”
水镜请入草堂,分宾主坐定。
玄德见架上满堆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
水镜问曰:“明公何来?”
玄德曰:“偶尔经由此地,因小童相指,得拜尊颜,不胜万幸!”
水镜笑曰:“公不必隐讳。公今必逃难至此。”
玄德遂以襄阳一事告之。水镜曰:“吾观公气色,已知之矣。”
因问玄德曰:“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
玄德曰:“命途多蹇,所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