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听了喜得忙跑过来,拉着惜春说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贾母少歇一回,自然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先到了潇湘馆。
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墁的路。
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赶走土地。
琥珀拉她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
刘姥姥道:“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的那绣鞋,别沾脏了。”
她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踩滑了,咕咚一跤跌倒。众人都拍手哈哈的笑起来。
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
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
贾母问她:“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
刘姥姥道:“哪里说得我这么娇嫩了。哪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
贾母道:“谁又预备下船了?”李纨忙回说:“才开楼拿几,我恐怕老太太高兴,就预备下了。”
贾母听了,方欲说话时,人回说:“姨太太来了。”贾母等刚站起来,只见薛姨妈早进来了,一面归坐笑道:“今儿老太太高兴,这早晚就来了。”
贾母笑道:“我才说来迟了的要罚他,不想姨太太就来迟了。”
说笑一会,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她把这窗上的换了。”
凤姐儿忙道:“昨儿我开库房,看见大板箱里还有好些匹银红蝉翼纱,也有各样折枝花样的,也有流云卍福花样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样的,颜色又鲜,纱又轻软,我竟没见过这样的。拿了两匹出来,作两床绵纱被,想来一定是好的。”
贾母听了笑道:“呸!人人都说你没有不经过,不见过,连这个纱还不认得呢,明儿还说嘴!”
薛姨妈等都笑说:“凭她怎么经过见过,如何敢比老太太呢。老太太何不教导了她,我们也听听。”
凤姐儿也笑说:“好祖宗,教给我罢。”贾母笑向薛姨妈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她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像,不知道的都认作蝉翼纱。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
凤姐儿道:“这个名儿也好听。只是我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从没听见过这个名儿。”
贾母笑道:“你能够活了多大,见过几样没处放的东西,就说嘴来了。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
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
薛姨妈笑道:“别说凤丫头没见,连我也没听见过。”凤姐儿一面说话,早命人取了一匹来了。
贾母说:“可不是这个,先时原不过是糊窗屉,后来我们拿这个作被作帐子试试,也竟好。明儿就找出几匹来,拿银红的替她糊窗子。”
凤姐答应着。众人都看了,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