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道:“有他老子作主,你就料理妥当,拣个长行的日子送去,也就定了一件事。”
王夫人答应着“是”。
却说赵姨娘听见探春这事,反欢喜起来,心里说道:“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尝还是个娘?
比她的丫头还不济!况且洑上水,护着别人。她挡在头里,连环儿也不得出头。如今老爷接了去,我倒干净,想要她孝敬我,不能够了!
只愿意她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
一面想着,一面跑到探春那边与她道喜,说:“姑娘,你是要高飞的人了,到了姑爷那边,自然比家里还好,想来你也是愿意的。
便是养了你一场,并没有借你的光儿。就是我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的好,总不要一去了把我搁在脑杓子后头。”
探春听着毫无道理,只低头作活,一句也不言语。赵姨娘见她不理,气忿忿的自己去了。
这里探春又气又笑又伤心,也不过自己掉泪而已。
那贾母又想起探春远行,虽不备妆奁,其一应动用之物,俱该预备,便把凤姐叫来,将老爷的主意告诉了一遍,即叫她料理去。
已有黄昏以后,因忽然想起探春来,要瞧瞧她去,便叫丰儿与两个丫头跟着,头里一个丫头打着灯笼。
走出门来,见月光已上,照耀如水,凤姐便命打灯笼的:“回去罢。”因而走至茶房窗下,听见里面有人嘁嘁喳喳的,又似哭,又似笑,又似议论什么的。
凤姐知道不过是家下婆子们又不知搬什么是非,心内大不受用,便命小红进去,装做无心的样子,细细打听着,用话套出原委来。小红答应着去了。
凤姐只带着丰儿来至园门前,门尚未关,只虚虚的掩着。于是主仆二人方推门进去,只见园中月色比着外面更觉明朗,满地下重重树影,杳无人声,甚是凄凉寂静。
刚欲往秋爽斋这条路来,只听“唿”的一声风过,吹的那树枝上落叶满园中“唰喇喇”的作响,枝梢上“吱喽喽”发哨,将那些寒鸦宿鸟都惊飞起来。
凤姐吃了酒,被风一吹,只觉身上发噤起来。那丰儿也把头一缩,说:“好冷!”凤姐也撑不住,便叫丰儿:“快回去把那件银鼠坎肩儿拿来,我在三姑娘那里等着。”
丰儿巴不得一声,也要回去穿衣裳来,答应了一声,回头就跑了。
凤姐刚举步走了不远,只觉身后“咈咈哧哧”,似有闻嗅之声,不觉头发森然竖了起来。由不得回头一看,只见黑油油一个东西在后面伸着鼻子闻她呢,那两只眼睛恰似灯光一般。
凤姐吓的魂不附体,不觉失声的“咳”了一声,却是一只大狗。
那狗抽头回身,拖着一个扫帚尾巴,一气跑上大土山上,方站住了,回身犹向凤姐拱爪儿。
凤姐儿此时心跳神移,急急的向秋爽斋来。已将来至门口,方转过山子,只见迎面有一个人影儿一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