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李晶琳果然和李玲玲睡一块了。
徐杨只能一边念念碎一边独自入睡。
好吧,也就是做做样子,他还没饥渴到那种地步,就算李玲玲没把李晶琳拉过来当挡箭牌,他也不会真的怎么样。
原因很简单,李玲玲还没成年呢。
说归说,闹归闹,有些下限不能破。
进入十月份后,天气渐渐转凉,徐杨和李玲玲家里的暖气烧了起来,俩人也穿上了厚衣服,并且准备好了过冬用的厚衣服和物资。
不过最紧要的事情还是正在施工中的三处产业,真到了冬天,室外可就没办法干活儿了。
一旦上冻,哪怕是挖掘机也只能被动休息。
所以徐杨抽空就往市里跑,来回在两处工地巡视。
好在市府那边给力,对“港商”投资的企业非常尽心,施工队都是专业的,还特意加派了人手,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两处厂房在十月之内先后竣工,就等生产线到位。
先到位的是服装生产线。
是徐杨委托叶宗祥联系的一家岛国企业引进的,整整两条完整的生产线,从设计到生产包装全都有,甚至还有几个技术人员负责安装调试。
原因很简单,徐杨给的钱实在太多了。
为了这两条生产线,他花了整整二百万。
二百万看似不多,但考虑到这生产线的技术含量,就知道这价格有多离谱了。作为对比,包括做版的电脑机、各种缝机、去污机等等所有机器在内,散装成本不超过二十万,算上人工以及其他零碎,三十万就是高配。
他这两条生产线搁一般服装厂里撑死了也就七八十万,便宜点的可能连五十万都用不了。
换句话说,他用双倍价格才引进这两条生产线。
他傻吗?
当然不是,原因有俩。
一,岛国那边的工艺流程更先进,效率更高,机器质量也没的说,还有售后服务。
二,作为港商,肯定要拿出点派头来,先把高大上的气场端起来,好镇住老家的“土包子”们,又是港商,又是岛国引进的先进生产线,这话说出去就很不一样,等镇住这些人之后,他后边的工作就很顺利了,比如说招工啊、运输啊、贷款啊之类。
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引进岛国的生产线?
真当他是傻子啊。
就服装生产方面这么点技术含量,给他几个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三个月就能吃透,订单发给国内任何一家国有机械厂,马上就能全部仿制出来,谁还用岛国的东西?
岛国这几年各项产业技术是很发达,但在基础制造领域,国内马上就会崛起并且迅速反超,尤其是服装制造产业。
02年前后,岛国的服装制造业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但三年后的05年,世人就已经忘记了岛国服装制造产业的辉煌,连岛国自个儿的服装企业也把生产工厂搬到了国内。
徐杨现在话高价引进这么两条生产线,不但可以塑造自己“人傻钱多”的港商形象,还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以最快的速度让服装厂开始运行。
服装厂这玩意儿没什么技术含量,生产周期也比较短,只要开工,很短时间内就能看到回头钱,回本比养殖场快多了。
十一月,服装厂开始正式招工。
主要是普工,基本工资三百五,加班有加班费,虽然不高,但一个月下来也有五百左右的收入,这工资标准已经可以跟建筑工地上的小工媲美了,是沿海城市的普工水平,在潞州府这种内陆城市,已经可以算是高薪。
要知道,在二十年后,潞州府这边工厂里普工的基本工资还在两千左右徘徊,主流工作者的月薪普遍在三千左右。
内陆城市跟沿海城市真的没法比。
所以消息一放出,服装厂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不光有年轻的男生女生,还有很多中年妇女甚至中年男人。
原因很简单,这工资标准确实有吸引力,何况还有五险一金,还管吃管住。
招工的时候徐杨没有出面,但跟工厂的厂长、各车间主任都聊了聊,有“港商”的名头在,这些由招商办和市府一起发力招来的“专业人士”完全不敢因为他的年龄而轻视他,相反,一个个对他恭敬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