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人烦请留步。”素琴呼唤着漠北使臣。
贤妃克制着自己的身躯不要颤抖,艰难而缓慢地站起身来,可是她好像有些不会走了,她迈不开腿,有宫女看出了她的窘境想搀扶着她,却被她暗自拒绝了。
她克制着沉稳的声线,尽量不暴露出自己激动的心绪,对使臣说道:“大人您昨日对本宫可谓有救命之恩,故而今日本宫特意来向大人表示感谢。”
使臣愣了一下,脸上露出某种古怪而狰狞的神情,又很快收了回去,说着再正确不过的话语,“顺手为之……这位娘娘不必挂怀。”
说着他又要走,这次是贤妃亲自出口挽留,“大人,大凉有句古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您对妾身是救命之恩。”
贤妃说着,便叫宫人抬出了她准备的珍宝,而使臣的眼神也就在看到那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珍宝而变得不善起来。
他微笑着,却是反驳着贤妃的话,“娘娘,我漠北虽是偏远蛮夷,但草原给了我们无尽的馈赠,这些珍宝与之相比便是稀松平常。”
“若娘娘非要感激,不如便给在下讲一讲京城吧,这是在下第一次来京城。”
贤妃见使臣重新回来,甚至还坐到了她的对面,她心底才轻松了一会儿,然后才对使臣说道:“本宫亦非自幼便长在京城,只在京城生活过几年,说得只怕都是些浅薄见闻,还请大人莫要嫌弃。”
乾清宫里,贤妃在众目睽睽之下,向漠北使臣讲述这京城的繁华,说集市时长宁街上的游人如织,说起中元节时护城河里流过的盏盏河灯,说起元宵节时满天璀璨的烟火。
而坤宁宫中,在言语中交锋的取胜的,终究还是掌着权的唐后,不过唐后也要顾及韩贵嫔的,谁让这个幸运的女子如今背后不止一个太后,还平安地生下了一个皇子呢?
所以唐后对孟婵做出的惩罚是禁足一日抄写宫规,不轻不重不痛不痒。
处理完这桩事,唐后便散了请安,她还有别的糟心的事。
比如才生下一对儿女儿的和嫔就快要扶养她们一个月了,接下来这两个公主若是继续由和嫔扶养,需要永熙帝特准的旨意或是一张晋位的旨意,再或者为她们找个养母,总不能让和嫔就这样无凭无据的养着。
她做为管理后宫之人,要把这规矩立起来。
永熙帝是在晚膳的时候来到的坤宁宫,带着肉眼可见的疲惫。
唐后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她是清楚的,最近这段时间永熙帝的确事物繁忙,所以不一定有心情来管这件后宫之事。
于是她试探了一会儿便直接开口说道:“皇上,您觉得和嫔与她那一双女儿要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