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呢?背后的原因其实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大家寄予厚望,大家就会对他有太多美好的想象。现实一再告诉我们,现实与想象之间永远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果一个人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被看好,在大家的脑海中不断演绎可能出现的糟糕局面,结果一定比想象要好一些。不过作者的这种观感可能大多数人没办法接受,当你读到一段故事,常常是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人们对他寄予厚望,这个人后来果然成了了不起的大人物。而坏人的故事也是这样,恨不得还没有出生就开始犯坏。其实每个人的的内心都潜伏者好和坏的本能,好不仅是教育的结果,坏也不仅仅是受了污染。人其实一直在好坏之间做选择,这种选择非常的微妙。
比如一个人开始一直选择做好人,做好人的成本远远大于做一个坏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她一合计,觉得做好人实在是太亏了,于是转而去做坏人,而且做得更极端,更彻底。如果一个人一直选择做坏人,当他有一天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一个人人都想弄死的角色,他可能觉得自己非常的可悲,于是该做好人。人可以决定在短时间内做好人或坏人,长远来讲,人是很难控制的。所以做保险的做法是不执着于做好人,不放纵自己做一个坏人,人没有必要好到让人可以占你的便宜,也没有必要不受节制的去占人家的便宜。
作者听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评论,人不能有妇人之仁,只有对潜在的对手赶尽杀绝,才能让江山安泰。曹操如果杀了司马懿,就不会有三国就不会归晋,而是一统于魏。就好比有人说李世民如果杀了武媚娘,就不会有后来的武则天。对于这样的说法作者不敢苟同,司马懿对于曹魏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司马懿,也许曹丕不能够顺利的即位。很可能是曹植做了魏王,他是一个见到美人儿就辗转反侧的大才子,在魏王宫又要上演一段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如此一来,曹魏的社稷如何能持久呢?这是其一。如果没有司马懿,换个人能挡得住诸葛亮吗?诸葛亮要是攻入了长安,曹魏的社稷又将如何呢?这是其二。即便是司马懿不谋反,曹爽也会谋反,曹爽是块什么料,许多人都晓得。此人要是做了皇帝,曹魏能好的了吗?这是其三。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司马懿是曹魏的功臣,也是曹魏的乱臣。
一个功臣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乱臣呢?问题不在司马懿身上,而在皇帝身上。如果曹丕不是个短命鬼,司马懿就没有成为乱臣的机会。如果曹叡不是短命鬼,司马懿也成不了乱臣。如果曹爽能够保持克制,让司马懿做一个体面的辅臣,也许他也就以一代良臣传世了。魏主曹叡是一个有严重问题的人,当然她的身世也很诡异。身为袁熙的儿子,却成了曹丕的东宫。曹丕能够当上皇帝,得益于和甄宓的一场交易,甄宓用出色的计谋赔上身家性命把儿子送上了皇位,然而当上皇帝的曹叡并不满足于拥有曹魏的社稷,他日夜都在想念母亲,他不能把自己的皇帝老子怎么样,就把邪火全部撒在养母郭氏身上。杀死养母,这件事悖逆人伦,他不顾国难,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在仇恨中放飞自我,终于把自己给废了。
天数难测,绝非虚言。明朝的朱佑樘也非常的不幸,做了皇帝之后所作所为与曹叡完全相反,然而他要早早就驾崩了。社稷安定与否,不在于你是不是铲除了潜在的对手,而在于是不是能够很好地治理好国家,如果你是一个有道的明君,谁能推倒你呢?娜组建团队的过程非常的艰辛,眼看十五日的期限就要到来,本来她已经做好了申请延长的准备,然而就在第十四天头上,最后一位成员敲定。
明日,子民早早的就在现场候着了,约莫太阳升起的十分钟,班子成员出现在现场。繁在高台底下双膝跪地,司仪大声说:“请氏上台。”这个时候太阳从缓缓浮出地平线,娜一步步登上了高台,面对着艳丽的朝阳,她的心情显得非常的激动,大声说:“穴居国的子民们,感谢你们推举我成为你们的氏,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我能照顾我的儿女,也能照顾好你们。”她一边踱步一边说:“之前,氏乘六蜚鹿治天下,从珍开始,就乘蜚麟治天下了,我从珍手里接过来一个烂摊子,我向大家保证,我会理顺一切关系,我会调理阴阳、顺应四时,让子民免受饥寒之苦。我知道在珍的治理之下,你们都觉得非常的苦闷,我已经组建了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团队。我们将重现三皇的盛世,我们将广大盘古的事业。”
话音未落,繁粗糙的喉咙发出苍老的声音,她唱的是非常古老的歌谣,许多人虽然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是会莫名落泪。这个时候娜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她冷冷的凝视着繁,可繁的眼睛是闭着的。过了一会儿,歌谣传递的情绪似乎有了变化,渐渐的大家都跟着繁的节奏手舞足蹈,娜不禁感到惭愧,等到一曲唱完,掌声雷动。这个时候娜就在台上盘算了,这个人能为老娘所用吗?她毕竟是昔日的竞争对手啊!繁显得十分坦然,只要听她向她问号的声音,她都站起来还礼。
典礼结束之后,娜把繁请到寝宫,说:“你告诉我,接下来我要做些什么呢?”繁说:“我除了歌谣没有别的才能。”娜说:“歌谣有不少古人的智慧,不是吗?”繁笑着说:“古代的圣人能从动物那里学来很多有用的东西,而我只是个普通人,我的歌谣与那些普通的动物没什么区别,如果你能从歌谣当中感受到什么有助于工作的东西,这是你自己的功劳,与我无关。”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