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腊月,并州晋阳起雪了,细雪扶风、四散飘扬,城中四处一片苍茫。
在外间寒气的衬托下,晋王府的偏殿中倒是更加暖意融融。年轻的晋王妃萧媺芷正伏在案前碾茶叶,她的眸中泛着隐隐凝光,一双葱白玉手持圆轴转动着碾堕,将橘木碾盘中的茶叶碾成碎末。
倏然,小室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萧媺芷并没有抬头去看,她依然全神贯注于手中的活儿。一个侍女在碾茶的桌案旁不远处,架起一尊三脚铜炉,添过木炭后,又有一人端上一个方耳瓷鍑,安置在炉上。少顷后,王妃的贴身侍婢清芙亲手将一方生水倒入鍑中,她拨弄了几下铜炉中的炭火,见一切准备妥帖,便吩咐众人退下。
没过多久,炉里的炭火烧得愈发热烈,蒸腾的热气令屋子更加温暖,萧媺芷的脸也微微泛起了一丝红晕。就在此刻,室内的黄木小门再次被打开了,因无人通传,萧媺芷很容易猜到来者是谁,她只是微微抬起头看了一眼,便又继续专注于压碾茶叶。清芙起身迎上去见了一礼,瞧晋王身上还带着凛凛寒气,想是进了王府就直接往这屋里来了,她双手接过晋王递来的狐毛大氅,挂到了一旁的小架上。
杨广抬起手随意抚了抚头发,随即面带笑靥地向妻子走去。待到近前后,他一只手搭在萧媺芷的肩头拍了拍,同时弯下腰凝眉一望,然后惊讶又新奇地道:“这大雪天的,宓儿在这煮茶可是好生惬意啊!诶,你这茶叶比大姐碾得碎多了。”
萧媺芷这才抬起头,一席水绿色襦裙的衬托下,整个人越发宁静温婉,她轻轻一拍,打掉杨广的手,温声嗔道:“你且躲开些,别妨碍我干正经事。”碾盘中的茶末越来越碎,她的动作带着浑然天成的柔美:“之前我在乐平公主那里喝过了关中的紫阳毛尖,她告诉我殿下也爱喝,我便想着若有机会,一定要让你尝尝我们南方的茶。也是巧了,就在前一阵,有人从南面给张姨妈带了些茶来,我这还是从她那讨的呢!”
杨广闻言屈膝坐下,挺着身子凑到妻子跟前,他拿起案上未碾的茶饼闻了闻,又仔细端详二三,随即温润的面庞泛起了喜色,轻声道:“这茶饼肥嫩色润,饼面微波如清风拂水,是什么地方的茶?”问完问题,他又将头靠到妻子单薄的肩膀上,似乎有些孩童撒娇的模样。
萧媺芷耸耸肩,故意躲开杨广的粘腻,略带嫌弃地瞪了一眼妨碍自己制茶的丈夫,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警告。紧接着,她从案上拿起一个精致的梨木小盒,将碾好的碎末用长柄小勺一撮一撮舀到了盒里,半晌后才思索着回答道:“在那建康城里有座高座寺,高座寺的后山有个雨花台,这便是那雨花台附近所产的茶。”
杨广点点头,不禁道:“雨花台——真是好名字,如诗如画啊!这种地方产的茶,料想也该是难得的佳品。”
萧媺芷放下手上的梨木盒,终于认真地直视起杨广,看他凝神的样子,真是讨人喜欢。于是,她微微偏过身子,嘴角牵着一抹温柔的弧度,声情并茂地讲了起来:“说起来,建康城里还有一个流传许久的神话故事是跟茶有关的。据说晋元帝南渡后,城中有一老妇,每日清晨提一茶器沿街卖茶。人们竞相去买她的茶喝,而那茶器中的茶从早到晚竟丝毫无减,总是如刚煮好的一样。那老妇人还将卖茶得来的钱都散给了孤贫之人,所以名声远扬,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官府知道了此事后,便将老妇囚禁起来,可是就在当天夜里,妇人竟带着茶器从牢房的窗口穿越而去了。”
杨广饶有兴致地听着妻子讲故事,可听完后却是眉头紧锁,如精雕细琢般的五官也不由地镀上了一层凝色:“竟有如此神奇的故事,许是世人对凡尘疾苦不满,才寄希望于那得道神仙!”
“殿下不要不屑。”萧媺芷不置可否,一股腾腾的雾气隐约飘于眼前,掩了她眸中的波光,只听她淡淡道:“这道教在南朝还是蛮盛行的!”
话音刚落,清芙小心翼翼地打断了晋王夫妇的交谈,她靠近到萧媺芷身边,禀告道:“王妃,鍑中的水已经初沸了。”
“好,我们去看看。”萧媺芷点了点头,拿着装茶的木盒,翩然起身走到瓷鍑旁,杨广和清芙也跟了过去。只见那鍑中热水泛着点点气泡、微微作响,萧媺芷格外满意,她缓缓躬下身子,左手牵着丝柔的衣袖,右手慢慢抬起在瓷鍑上左右挥了挥,上空升腾的水汽瞬间被驱散。旋即,她又打开木盒上的小盖,轻巧地一扭腕,便将满盒的茶叶末尽数倒入初沸的热水中。
杨广的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之色,开口问道:“宓儿你方才说这茶是雨花台所产,那雨花台又是什么地方?快来给我细细说说吧。”
萧媺芷把空木盒递给清芙,指了一个位置让她放好,然后才对着杨广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先祖梁武帝笃信佛教,曾邀云光法师于高座寺后山山顶设坛讲经,有僧侣五百余人趺坐聆听,盛况空前,据说是感动了佛祖,遂天降落花纷纷如雨,化作遍地绚丽的石子,从此那山顶高台便得名为雨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