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菱,她从没想到自己能像菱角那般棱角分明,很早之前,她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锋芒,也行是逃难来的那天?还是自荐入靖王府的那天?她也有点记不清了,可谁在乎呢。
一起住的姐妹们不在乎,她不在乎,靖王更不在乎,对于他们而言,侍女都是一样的,他们不需要思维太跳跃的侍女,只要懂得掌灯、泡茶和洗衣,最重要的是懂得恭谦。
秋菱的十八年人生,只记得在靖王府的三年,然后她就选择性地忘记了外间的一切,因为她过得很好,而后,现在有人对她说。
“秋菱,跟我修道,如何?”
她有点茫然而不知所措,看着宋先生无比真诚的脸,她不知道作何选择,凭她的能力,无法揣摩出这句话的用意,所以她抱着剑匣,愣住了。
先不理会靖王等人询问地表情,宋问将身体正过来,仰视着她,再次郑重地说。
“随我修道,可以吗?”
宋问已经换上他认为平生都不可能再出现的,和煦如冬日的暖阳一般的笑容,他不了解什么缘分,并不妄图用蹩脚的命理术揣测天意,只是很强烈地想要当她的师傅,仅此而已。
“宋先生,这是......”靖王打破了有些凝固的气氛。
“随我入世,而后出世,可否?”宋问打断了靖王的话,第三次问道。
秋菱不知如何是好,习惯使然,她眼眉轻抬,偷眼看了下靖王,发现他带有惊喜的笑容,再看世子殿下波澜不惊的样子,又低下头,紧紧抱着剑匣,用细如蚊子的声音说。
“只要靖王不反对,便......便随先生而去。”
得亏宋问是位修道人,听清了这句话,回首对着靖王,问道。
“靖王爷怎么看,可否让秋菱姑娘随我修道?”
“可是,宋先生您不是不收徒吗?”莫道长及时地插上一句。
“额,这个,戏言,戏言罢了。”宋问也不好表示太多,有些东西自己知道就行。
靖王缓过劲来,他当然同意,两位高人都在自己府中选定徒弟,皆大欢喜啊,怎么说秋菱也是自己人,这几年他也并无过分之举,有一位熟识之人在外修道,何乐而不为。
这一答应,宾主皆欢颜,又是大谈江湖鬼怪之事,直到午后,宋问看天色实在不早了,也不想多待,还不知家中情况如何,那棵树苗可别枯死才好,只能主动请辞。
莫道长看有点迫不及待的宋问,也是出言挽留,靖王在一旁附和,就连一直沉默的王世子都是拱手说了几句,怎奈宋问去意已决,众人也不好强行留他。
宋问握着龙螭剑,拨开下摆,起身拱手一礼,淡淡地说。
“宋某这就告辞了,萍水有相逢,来日可去紫云山寻我,好茶没有,景致尚可。”
“告辞!”众人也是起身行礼。
靖王拍拍手,等候多时的管事托着红绸布盖着的木盘就走了过来,这是答应他的纹银一百两。挥袖一扫,连同云盘都是落到了袖口里的寒玉尺中,众人之中除了莫道长都是眼露羡慕、神往之色。
走到秋菱身边,右手按住她肩膀,正要离去,这时耳边又传来低声细语。
“先生,请喝完这最后一杯茶。”
宋问眉毛一挑,看不清低头埋进剑匣里的秋菱的表情,缓缓将手放开,又坐了下来,端起茶杯,细细地品最后一口茶。
“笃~”将茶杯轻轻盖好放在桌上,又是按住了秋菱微微颤抖的肩膀,这次再无言语,宋问运转清气,两人化光飞去了。
三人眺望青光远去,相伴回屋的路上,靖王才问莫道长:“这紫云山,是何地界。”
“王爷竟是不知?望西北去五十里,就是紫云山。”
“真是那里?本王还以为宋先生在哪座仙山修行呢。”靖王未免有些失望。
莫道长看了他一眼,也不解释,思考的层面不同,他不会擅自扭转别人的看法,自己知晓宋先生本事就可以了,要不是为了收徒,他也不想在此地待下去了。
一旁异常安静的王世子倒是记下了紫云山这个名字,他觉得自己迟早要上山走一遭。
夏末的天空还未拥有变脸的艺术,除了偶尔穿过小小的云团,秋菱再未看向前方,脚下掠过的村庄、田野和山丘,已经够她目不接暇的了。
看着身边开始兴奋起来的徒弟,宋问也不着急御风而行了,挥手召出云筏,在空中晃晃悠悠地飞着,脚底下有东西了,小姑娘倒是开始不安起来,左右寻找可以依靠的地方。
“坐下,站着不累吗?”宋问轻敲了下竹片。
听到耳边传来宋问的声音,秋菱才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只是怀中还抱着那封剑匣,这可能会给她带来些许安全感。
宋问见她逐渐稳定情绪,就不再注视着她,慢慢躺下来享受难得的清净,他觉得自己好像找了个大麻烦回来,可是他乐意,就像傅汉青上山请教一样,他高兴,就指点他,陪他去云月观。
不高兴?好像自己也没有不高兴的地方。
很快接受现实的秋菱,蹙着娥眉,看宋先生随意地翘起腿躺着,试探性地用手碰了下他,发现并没有反应,这才抬起手,敲了下宋问拱起来搭在一起的两条腿,看着宋问投过来的目光,手掌虚压,认真地看着他,风太大,她说不出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