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想用。不过他看起来没有『射』箭来的帅气。”谢明钰又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对于火铳的执念,只是现在已经好了,因为『射』箭的感觉也非常刺激。使其逐渐淡忘了当初的渴望。
“那是。再下来那艘船的模型,据说是即墨地区的驻扎的水师根据明朝时期的郑和的船只所改进的战船。”崔子琪也是弓箭的忠实用户,于是很快就进入下一个话题。
“我没觉得有什么改进呀。不过看样子,陛下是想用这些来壮大水师吧。或者是出外探访。就像是当年的郑和一样,将我们启朝的心意带过去,宣扬国威吧。”谢明钰仔细的回想刚刚看到的船的模型,觉得没甚变化。不过倒是对陛下的用意进行了揣测。
“很有可能。不过现在的我们什么也帮不上。”崔子琪想了想自己现在才是个秀才,举人还没考过,心里就酸的不行。
“子琪,我还没来过这问雅阁呢。要不你到我去见识见识。咱们对这些东西又不感兴趣,就先出去吧。”因为会讲得都讲完了,仍然十分无聊的他们决定找点事情做。
“也是,也不用告诉他们了。他们这会是想不起来我们了。等会跟外面的小厮说一下就行。”果然,谢明钰朝那边看,只见有人已经展开白纸,在上面仔细勾画起来,显然是想画下来回家继续钻研。旁边的人在给他提建议,做参谋。果然没人注意这边。
“这个二楼的最角落处是存放意见薄的。每次内阁决策出来什么政策,会在这里展示,并接受大家的审阅,如果有建议的,可以自己写下了放在这间屋子里。每三天,会有专人来收集,并誊抄下来,汇总到翰林院。经过审议,没什么冒犯或是无意义的问题,就可以分类并提交上去。”
“你看。这里的轩窗下面是一个巨大的箱子,当你走过时,就可以从这个缝隙里投入写着你意见的纸条,这样就可以了。如果你想上诉一些问题的话,可以去京兆尹外面的意见箱。”
你看看是不是很便捷。
接下来又去看了其他地方,不过这里的分区与扬州的聚贤楼类似,谢明钰就不怎么感兴趣啦。崔子琪觉得小伙伴有些蔫蔫,就带着谢明钰来到后面的作坊,说是作坊吧,有占地特别大。
“你知道朝廷每年都会征辟一些民间的能工巧匠吧。”
“知道呀。不过这不是好事吗。你看我们身上的织锦,以前都是做贡品的,现在许多人都能穿上。就是因为这些人被聚集到一起,研究新的织布机,扩大了产量。”
“是呀,你看那边的有浓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是在冶炼煤炭的,我当时贪玩跑进去,看见里面很多黑黑的石头,大家都叫它煤石。不过具体怎么做我也不知道。”
“那我们去看看吧。”
“哎,小公子们,先别进去,带上这个。”在外间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大叔,看起来十分魁梧,不过样子有些怪,戴这个白『色』的罩子在脸上,不过声音还挺洪亮的。
两人也没有异议,走到那边的桌子上,拿起白『色』的罩子,像那个叔叔一样戴在脸上,只『露』出两只大眼睛。
“好了,进去吧。别在里面待太久了。”
谢明钰和崔子琪在里面坎坎转了一圈,就立马出来了。里面真的有股刺鼻的味道,同时也特别闷热,这大冬天的里面的工人都是打着赤膊。
接着出来,大叔问他们还要去哪里。两人回答是去看看冶炼钢铁,于是大叔就让他们继续带着罩子,说等看完之后,将罩子放在桌子旁边的篓子里面,方便循环利用。
接着谢明钰两人就又跑去另一地方,就是冶铁的房子里,不用说,这里的温度更高,自己本来就穿的不薄,等出来时已经汗流浃背了。大约一个时辰后,等大家看热闹似的看完一圈,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记住,除了热,没有别的感受。
不过两个人的心还是挺大的,既然没有收获,就又回到了前面的房间里。此时桌上的东西已经不见了,相反的是大家人人手中都有一副地图,看起来还视若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