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仇自从得了宁昇的命令,接手暗中密查事务以来,已经在齐建聪的帮助下,整合了整个大同城的密探。
尽管宁文是提了反对的,但毕竟,他现在只是大公子,不是大帅,所以,方千仇和齐建聪,在见了宁昇一面之后,就消失在大同了。
没人知道,接下宁昇将令的方千仇,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似乎那晚从宁昇书房出来以后,他就消失了,一同消失的,还有齐建聪。
宁昇带着大军,从天关渡口上船,顺流而下,其实这样的行军路线,多少是有些风险的。
湟河不是常江,水流湍急,落差极大,而且由天关渡口上船,与大同的距离也偏远了一些。
可不管是宁昇,还是段志毅,亦或是韩弘士和李骏宗,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条行军路线,原因很简单,陆路行军,替天军的后勤压力,承受不住的。
而原本,宁昇是想把李骏宗留在大同的,毕竟大同新降,忠诚度有多少,谁也不敢保证。
但韩弘士自从宁昇向他提亲的第三天,就在韩麒的劝说下,与宁昇交换了定亲信物,而且还派人,把自己的女儿韩月娥,还有韩麒的嫡长子韩束熙送去了晋阳。
这无疑是给宁昇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就放心让李骏宗跟随自己南征了,不过刘锦渊却没有这么好的命了,替天军文臣少的可怜,可用者,更是没几个,所以李骏宗不能留下,就只好把他留下了。
韩麒对此,丝毫没有任何意见,刘锦渊可不是一个人留下的,跟着他的,可还有曹鹏的一万大军的。
除了这些,汤镇业还带着自己的五千部众以及范喻之分给他的五千骑兵,游荡在大同南方大山之外。
可以说,单就是一个曹鹏,和一个汤镇业,就已经把韩麒看的死死的。
当然,此时的韩麒,也并没有再反叛的想法,而且,韩弘士走之前,还特意单独来找过他,告诉他,这是自己的安排。
所以,韩麒尽管心里很不舒服,也只能选择接受了。
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暗中的安排,那就是齐建聪,方千仇奉命把他带走,但又不想他和自己过多接触,所以才把他留下,盯着韩麒。
至于方千仇吗,此时正在草原上,快马疾驰。
方千仇为什么会在草原上呢?这当然是宁昇给他的命令。
替天军缺马,尤其是可以当做战马的马,尽管现在有了西军所在的肃州,可以提供战马。
可肃州那里,杨泽其实是个半独立的状态,宁昇自然不想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肃州。
方千仇前往草原,就是想在肃州之外,开辟一条新的军马路线,而且,整个大宋,在一定程度上,都缺乏优良马匹。
现在的杨泽,仅仅是被一张空白的圣旨吸引着,如果能开辟出一条新的军马商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一调杨泽的胃口。
要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这个道理,宁昇还是很清楚的,所以,无论从那个方面想,与草原的联系,都需要开辟出来。
更为重要的,宁昇是想通过和草原的联系,探一探草原狼族的底。
漠北的草原狼族,已经为祸大宋边境,整整超过了三百年,如果在算上大宋之前的五国分治的一百多年,可以说,整个狼族,早就成了中华之地的心腹大患。
或许现在的宁昇,并没有做一个帝王的资质,但这不代表,他就一点眼力都没有。
狼族也好,破败的大宋也好,甚至其他八家反王也好,都是以后,他自己的心腹之患,提前布局,总好过车到山前再去找路。
“驾…驾…”
方千仇在十几个护卫的小心保护下,已经游荡在草原上,长达七八日,这几天一路走来,他都在思考,开辟商路的可能性,和切实的合作伙伴。
也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鄂多尔的巴哈林部落,找到了契机。
北方狼族,传承五百多年,其地域之辽阔,很可能已经大的过巅峰时期的大宋。
可就是因为这样,狼族地域大,人员组成,也就更为复杂,而且整个狼族,一直奉行一种强者为尊的狼性理论。
所以,整个狼族之内,虽有成百上千个部落,但一直存在一种,大部落永远大,小部落永远小的奇怪政策。
可以说,想在狼族之内出人头地,可能比在中原之地,寒窗苦读十年更为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