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昇从大同出兵,这一次,几乎出动了整个替天军,十万大军南下,只为直捣黄龙,直下京畿。
事实上,宁昇本人对于此次出兵,并没有太大信心,尽管韩弘士和李骏宗的谋划很好,又有段志龙这个兵事大家查漏补缺。
但这次出兵的目标,毕竟是大宋的京畿之地,整个大宋的中心。
尽管现在的大宋,已经风雨飘摇,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谁也不敢保证,这大宋,就真的那么好灭。
不过,事已至此,宁昇已经别无选择,他自从起兵,就已经算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考虑的太多,反而会影响他的信心。
宁昇很有自知之明,他把出兵事宜,尽皆交给了段志毅、高伯山和刘植三人,又把后勤和未来收拢民心的事,交给了韩弘士和李骏宗。
而他这个大帅,反而成了这次出兵的路途中,最无所事事的人,可他也明白,只要他在,军心,就会永远都在。
宁昇可以放心的把一切事宜交给手下人,但他确从不认为,这些手下会脱离他的控制,而且也不用担心他们会脱离控制。
名义上,宁昇把后勤诸事都交低了韩、李二人,可这次出兵真正的后勤保障,全都来自于晋阳,这就无疑是加了另一层保障。
“咚咚咚…”
“进来…”
原本坐在桌前看书的宁昇,听到了敲门声,只是回了一声,并没有抬头去看。
听到了宁昇的回话,刘植推门而入,只是看这样子,有些脸色发白,似乎并不怎么好受。
刘植左手扶着门框,右手扶着额头,似乎用着最后一丝力气,对着宁昇说道:“大帅,再往前十里,就要到湟河渡口了。”
宁昇这才抬起头,看了一眼精神不佳的刘植,笑道:“呵…看看我们的刘大将军,啊,上阵杀敌都不怕,这怎么,上了船还晕船了,哈哈。”
刘植一脸无奈,脸上比哭还难看,嘟囔着说道:“我的大帅啊,您就别拿末将开玩笑了,这都哪是晕船啊,这是要末将的命啊…”
宁昇站起身来,走到刘植身旁,单手扶着他的胳膊,笑着回道:“罢了罢了,也真是想不到的,你还会晕船,你都这样了,想来很多军士也少不了会晕船,你先陪我出去看看,既然快到渡口了,那一定要更加小心。”
刘植一听宁昇这话,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样,身子也向后缩了缩,说道:“大帅,您可饶了我吧,能从我的船舱到您这里,我都用尽了力气,去甲板上,那非要了末将的命不可。”
宁昇倒也没有强求,便自己走出舱门外,对着站岗的护卫吩咐道:“去,把刘将军送回去,让船队分出一些快船,去探查探查渡口的情况。”
那护卫听到宁昇的话,赶忙拱手行礼,回道:“是,大帅。”
宁昇并没有再管刘植要怎么样,自己在另一个护卫的陪同下,来到甲板上,向着远处眺望。
看了一会远处的天光,宁昇转过头,对着身边的护卫再次吩咐道:“去,告诉后面的船,让李先生和段将军到我这来一趟。”
“是,大帅。”
那护卫回完话,就赶紧跑去传令,一点也不敢耽搁。
宁昇看那护卫跑开,自己一个人再次转过头,看着远处的天光。
此时的宁昇,想着很多事,分兵高伯山的事,王博渝在肃州的事,晋阳城的消息,林林总总,让他有些莫名的烦躁。
他带领的大军,在湟河上航行了十几天,船队足有十里长,船只更是多达八九百艘。
而自从分兵高伯山,让他带领本部兵马,在平门下船后,宁昇的心里,也更加担心。
尽管不管是李骏宗还是韩弘士,亦或是段志毅,都说高伯山带领本部兵马,扫荡京畿外围,是绰绰有余的,但这毕竟也是高伯山第一次独自领军超过两万人。
宁昇也不敢保证,高伯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在京畿洛阳周围的城池中,会不会有危险。
出兵京畿洛阳,本就是一招险棋,若是高伯山不能顶住压力,兵败或者损失太大,那他们剩下的这些军队,也会陷入危险当中。
宁昇想的很远,但未胜先算败,也是为将者的一大特点,宁昇自认为,他想的并没有什么过错。
“咚咚咚…”
“咚咚咚…”
就在宁昇还在沉思的时候,李骏宗和段志毅联袂而来,快步走到宁昇面前,行礼道:“见过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