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之前我们直接露天存放,那些弹药一旦被引爆,那后果不堪设想。看来我们下次选择驻扎营地,防炮坑道必须挖掘。另外指挥部,最好也能提前修筑好。”
“这都是根据司令官提供的资料,我才做出的防御策略。不得不说,特高课对于我们对手指挥官的评价很中肯,对方果然擅长出奇兵,总能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明天部队继续向前推进,另外让后续步兵师团,也尽量跟我们保持一定距离。一旦前线攻势拉开,那么两线并进直接猛攻。要么不打,要打就全军压上。”
“全军压上?有必要吗?”
“非常有必要!就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跟战绩而言,派一个联队跟对方交手,恐怕根本不管用。唯有多路进攻,借助我们的炮火跟兵力优势,才可能突破他们的防御阵地。
想必我们的对手也想不到,我们会将两个师团的兵力集中到一起,而不是全线突破。只要突破他们其中一个防御点,那对方的防御网就会出现漏洞。”
随着日军师团长在地图上,说出自己的进攻策略,师团参谋长也觉得有些道理。在参谋长看来,同等兵力下,恐怕也很少有部队,能抵挡他们整个师团的全力进攻。
同样不知道这一点的杨铁柱,也在密切关注日军两个师团的行军情况。早就潜伏在缓冲区域内待命的第二支队,夜间也开始不断缩小包围圈。
既然日军两个师团,选择同一条路线实施进攻,那么部署在外围,用于围歼的第二支队,自然就要开始缩小包围圈。在日军师团所在的县城附近,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
唯有如此,在先遣总队发起全面反击时,才能一股作气全歼进犯根据地的两个日军师团。至于吊在日军师团身后不远的日军步兵,届时只需派出阻击部队即可。
还是那句话,此时拥有两个支队兵力可用的杨铁柱,调兵遣将方面确实从容了许多。为确保一线防御阵地安全,杨铁柱也在阵地后方,安排了两个作战大队充当预备队。
除此之外,总队直属的装甲大队,也已经处于待命状态。装甲大队的主要作用,便是发起反击时,用来突破围歼日军之用。届时总队步兵,只要跟上肃清残敌即可。
炮兵大队的重炮营,也已经部署到位。只要进击的日军师团,不变更行进路线,那么杨铁柱也不会调整目前的作战部署。敌不变,那杨铁柱自然不用变。
若日军师团抵达防御前沿,突然选择变更作战路线,那杨铁柱也能及时进行调整。此时在战场前沿,他同样集结了六个作战大队,还有侦察大队充当机动部队。
总而言之,为全歼此次进犯根据地的日军两个精锐师团,杨铁柱同样精锐尽出。虽然日军在草原那边,也安排有两个师团数量的伪满骑步兵,可那只是佯攻部队。
有留在那边的四个作战大队,还有负责各城治安的守城部队,抵挡伪满骑步兵一段时间,自然不存在问题。而总队这边,也能随时抽调部队赶往增援。
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已经训练多时跃跃欲试的飞行大队,也可以派出去充当空中支援。只要飞行大队抵达战场,那些伪满骑步兵,怕是也是瞬间哄作兽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