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爷爷在博物馆任职,她和堂妹都有来玩过,她是来看展,堂妹会溜进修复室,站在玻璃窗外看文物修复师,修复文物。
“青莹姐,我们看的展览在哪?”
“你不是知道么?”
“看是看了,没记。”
“二楼,已经到了。”
“哦。”
新馆二楼。
幽香氤氲——香品?香具?香文化展览。
入口处写着提示,米润的视力很好,看到展题与展期后,她逐字逐句的读了一遍。
“青莹姐,为什么展期到明年呢?”
“延长了。”
“展期都是很长的么?”
“有几天的,一星期,一月,三月……”
“有一年的么?”
“一年的不叫特展了,有特定展馆。”
“为什么特展的展期不同呢?”
“各方面的因素,另外也看观众流量的,如果受欢迎可能会延长展期。”
“为什么说可能?”
喻青莹看着米润,这货今天怎么有点她堂妹的的感觉,她揉揉额头,解释道:“因为有运输运营方面的问题,特展的文物有的是从别的博物馆运来展出的,展出前会定展期。”
“有的是几个博物院联合策展的,这个城市展出过了,下个城市还等着呢。”
“哦,我懂了。”
“安静点,有什么要问的,等会别大声。”
“我看影视剧中,参观博物馆会有解说的。”
“免费的解说是有固定的时间,你也出钱请解说,不过解说的工作人员这会可能吃饭去了。”
“青莹姐,你是我的免费解说。”
“嘘,好好看,别说话了。”
……
香料在古代人的生活有着广泛的使用,读书人更是喜欢在书斋使用香料,当成一种优雅情致的表现。
随着历史的发展,海上贸易的兴起,各种香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到国内,香料不再仅仅是有钱人和读书人的雅趣了,民间亦有使用香料的习俗。
隔着玻璃,展出的香品与香具。
喻青莹闻到了属于历史的香味,香具既可熏香,又可取暖。
A市博物院此次展出的大都是馆藏的香具,其中也有来自省内市县博物馆的藏品,喻青莹看到一个县藏文物,清代鸭形带座铜香薰。
古时候燃香的香具,多涂金为狻猊,麒麟,凫鸭等形状,香从口出。
喻青莹喜欢香料,与以前喜欢读诗词有关。
古代的诗词小说中,描写到香料和熏香的太多了,有时候是弹琴的配置,有时候是闺阁中的味道,有时候是一种安静的享受。
她退后几步,与文物拉开一点距离,站着长呼一口气。
心里有什么东西,似乎在悄悄的释放了,她沉浸在这种由历史感带来的安静中,享受着身心的愉悦。
喜欢看展的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历史的长度与生活的现状,文物的故事与工作的问题,传统文化与内心的疑惑……都可以在一瞬间获取感悟。
了解历史,是为了感受现在,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是为了更好的感知故事中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