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存储性能当然也十分必要,容量,大文件连续读写,小文件随机读写,都将是重要的属性。
机体强度比较难以测试,总不能让萧一自己摧毁自己的机体来测试强度。萧一只好用握力来代替。
而重中之重,就是反应堆功率。反应堆功率,机械文明系统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功率数值。
跑分人才萧一准备用非常简单的方式来测试,烧开水。
机械人的反应堆已经完成了小型化,直接输出电能。萧一准备在测试的时候,使用吴树已经按照自己要求改装好的外接电源为自己供电,而让反应堆生成的电能去烧水,在标准大气压,室温恒定三十摄氏度的情况下,需要多长时间烧开一百千克水,由此来估算反应堆功率。
如此一来,萧一就能根据自己目前的智力、体力表现,来估算加属性之后的属性值需要多大的功率,而目标功率又需要分配多少点属性点。
经过标定之后,在升级的时候,萧一就不会乱加一通,出现各种各样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了。
这可能是人类开发出来的第一款带有烧开水测试的跑分软件。
这种软件的开发对于萧一还是有一点挑战的,因为这是直接在自己机体上运行的软件,测试环境实在是太重要了,万一严重错误,说不定自己的机体就要出严重错误。
但是加属性这件事显然也是非常严肃的,如果不能对自己的机体有着非常完整的认识,那么加属性就必然一会儿加多,一会儿加少,眼中影响升级的体验。
在智能方便,处理器频率的测试非常常规,整数运算,浮点运算,加密,解密,文件压缩,等等常规的操作。萧一用的评分体系是完成相应的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这些运算的数值被设定的非常大,第一次测试运行中,完成这些运算任务,耗费了萧一十个小时。
那十个小时中,萧一把自己关在L2起居舱的卧室中,一次都没出门,一句话都没说,他的处理器被测试的运算占满了。
而人工智能算法的跑分部分,萧一就显得很飘了。
此前在灵神星的门文明遗落飞船的球星控制室中,吴树采集了球星天幕上的星图。
萧一开发的人工智能跑分,则是从这些星图中截取星系,进行图像识别测试。这是一个异常严苛的测试,浩瀚星海可不是说着玩的。这个任务就像是在沙漠中分边沙砾。
跑完一组训练集的时间和测试集的准确度,都是评判人工智能算法的重要指标。
第一次运行中,完成一组训练集的时间需要8小时,图像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萧一刚想安慰自己这个数据还不错,结果就意识到,这个正确率也就比扔硬币稍微高了那么一点点。
而握力,则是众多跑分项目中,最容易测量的,甚至小行星带的低重力环境都对此没什么影响。只不过萧一需要为自己定制握力计就是了,市面上能买到的,一捏就超过了其最大测量值。
对自然人来说,七十千克左右的握力已经使非常厉害的水准了。而萧一此时的测量值,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三百千克。
跑分软件的设计,重要来到了烧开水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