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速递伪装成裁决者,在一名生物科技通信工程师的陪同下,开始了对生物科技天卫三基地的“无线电安全例行检查。”
天卫三基地却消极应对,安排了小山一样的纸质资料堆,杂乱不堪,彗星速递勉强开始检查之后,生物科技通信工程师借故离开。
张岳问萧一:“船长,怎么回事?我们真要翻查这些纸质资料么?”
萧一低声说:“查,纸质资料堆起来没关系,对我们有用的,就只有那几份,重点查通信解密过程的日志,看看有没有什么违规操作的地方,只要抓住,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张岳回答:“是!”
正在这时,萧一在洞察眼镜中,发现温度传感器发来报告,室内气温显着降低,已经在十摄氏度以下,好在在八摄氏度维持了稳定。
萧一笑着说:“生物科技的内部控制还真是有问题,怪不得要依赖强力的裁决者。”
彗星速递的众人都是机械人,十摄氏度的气温很寻常,根本没有感觉,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萧一突然说出这句话。
萧一说,你们查看一下温度传感器,看看室温记录。
郝天齐看了之后,室温从二十六摄氏度直接降到了八摄氏度,笑着说:“老套路了,消极应对检查,先是堆一大堆杂乱的纸质文档,再是把检查的现场的空调开到最低,以此干扰检查进度,怎么这么不成熟!”
萧一随即安排道:“很明显,机械人在外观上完全复制了自然人,而自然人和生物科技的完人也相对较为类似,他们认定我们是完人,我们也得装得像一点,完人在抵御低温方面没有经过特殊强化,所以低温会给大家的状态带来一些影响,一会儿出去的时候装得像一点就好了。”
这一点倒确实是萧一思虑周全,众人领命,继续在文件堆中寻找着可能有用的资料。
吴树正在忙者检查所有天卫三基地通信加密私钥的储存、使用方面的文档,她说:“船长,这套非对称加密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星辰公司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存储私钥的,也是一台离线的设备。所有解密操作,都是在这台没有网络连接的设备进行的。”
萧一看到吴树似乎找到了想要的文档,就进一步追问细节:“具体的业务流程是?”
吴树翻看着手册:“是这样的,首先,天卫三基地的通信天线会批量汇集接收到的所有信号,随后,这些加密信号会用可移动存储器导入这台专门用来解密的离线设备进行解密,这台设备输出消息的明文之后,再通过另一台可移动存储导入天卫三的通信系统,分发给目标。”
张峰听到这里,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是非常寻常的业务流程么?这套业务流程非常简单,也非常普遍。”
郝天齐并不认同张峰的乐观:“这套业务流程简单,所以非常牢固,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过程。其次,这个过程之所以普遍,是因为大家都发现这个流程是最优解。除了这个办法,你还有什么策略能保证解密私钥的绝对安全呢?离线的冷解密,这几乎是最好的办法了,物理断网,能解决绝大多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