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车是银灰色的,在车顶,车门把手一线和车底一线,都有非常丰富的镜面装饰条。
同时,车玻璃的颜色经过特殊处理,是一种非常深遂的从红色到黑色的渐变。
渐变方向是从下向上,由黑色向红色渐变,接近车顶的位置,车窗玻璃仿佛火焰一般在燃烧,跳动。
萧一已经能够想象,当这辆车在火星表面绝尘而去的时候,将是怎样一副壮丽的图景。
坐进车内,其内饰之豪华,远超萧一的想象。
萧一的经历,对于豪华的装饰,其实是绝缘的。在外行星地带,任何没有用的装饰,都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此前,在边境空间站的时候,就是如此。整个空间站的转化站,都充满了金属的质感,任何一个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没有任何功能的纯装饰设计,普遍成为了外行星地带的奢侈品。
比如一件短袖,如果上面的图案标注了穿着这件短袖的人的公司归属,部门,专业,那么这件短袖就是有用的。
但是如果这件短袖上满画了一个滑稽的表情,而滑稽的表情又不是任何有意义的图标的话,这种风格的衣服,在资源紧张的外行星地带,是不会有任何市场的。
并不是因为人们不喜欢,而是因为人们买不起。
所有能够反映个人审美偏好的消费,全部被奢侈品化。价格高到极端离谱。
星辰公司不需要这些物品,那么星辰公司的员工也理所应当的不需要这些物品。
星辰公司需要的是一个带有标准化标签的零件,而不是一个漆面很好看的小玩意儿。
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星辰公司并没有使用直接的手段,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市场机制。
首先,星辰公司对生产带有标准化标签的所有衣物予以巨额补贴,让这些衣服的价格能够下跌到基本白送的程度。
同时,又专门花钱炒作带有个人表达的个性服装,让整个圈子彻底升级。
一夜之间,似乎如果绘制图案的颜料不是来自月球基地产的高端物资,就不配拥有自己设计图案的衣服,谁要是敢用外行星自产的颜料,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不知廉耻。
当然,面料也至少需要从月球基地运来,如果是地球空间站产的,那更是绝妙。
这种策略很快奏效,星辰公司内部绝大多数的下级员工,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选择了带有标准化标签的衣服,上面有自己的部门,公司,专业,仿佛人的烙印一般。
而萧一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这也就难怪,萧一在看到火星基地指挥官沙尘的座驾的内饰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惊叹。
此时的萧一,就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