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李涣开始把这些木板叠在一起,尝试着用这些木板来制作出一艘小船。/p
p你说,没有钉子没有木匠咋办?/p
p有精神力就行!/p
p没有钉子就用精神力凑到一块,保证无缝衔接!/p
p李涣先把所有木板搬到水里,毕竟水里面消耗的精神力要小的多。/p
p然后借着水的浮力开始制作起船身。/p
p李涣想要制作的帆船没有那么复杂,前面就只是一个三角形的船头,能减少水流阻力就行。/p
p至于船身则是一个中空的长方形盒子。/p
p原谅李涣还没读高中,实在是不知道更加有技术含量的操作。/p
p幸好初中有基础物理。/p
p李涣慢慢的堆着,一个明显的长方体盒子诞生在海上。/p
p这个长方体,整体长160厘米,宽102厘米,高85厘米。/p
p长方体的底面是由6块木板做成,长160厘米,宽102厘米。/p
p它的侧面是由5块木板拼接而成,长160厘米,宽85厘米。/p
p它的正面则还没有做出来,先空着。李涣打算先把船头给做出来。/p
p众所周知船头船尾这些肯定是尖头尖尾,方便减少船所受阻力。/p
p李涣的船头也慢慢呈现出来。/p
p一个三角体船头,由10块木板侧放在船身前面,正好与其衔接凑成一块。/p
p这个是个等腰三角形,腰长160厘米,底边102厘米。/p
p至于高?/p
p李涣暂时没有算出来。/p
p也用不着它。/p
p只不过这个三角体船头却没有底面,李涣想不到该怎么做底面。/p
p又不能把这些木板折断,那样就肯定违规了啊。/p
p没办法,李涣只能用垫了五块木板在下面。/p
p三角体船头也有了底面,只是这个底面确是长方形的,还把两侧的三角形侧面给凸起来一部分。/p
p顺便这个三角体也不是纯粹的尖头了,长方形底面是长160厘米,宽102厘米。/p
p正好是船身的长和宽,李涣实在是没办法,只能这样凑合着做。/p
p没有铁钉,没有铁锯,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p
p至于船尾,还是参考船头,整个就是copy的船头。/p
p整个过程一共用去46块木板。/p
p船身底板用去6块,船腰两侧一共用去10块。/p
p加起来是16块。/p
p船头三角形侧腰两侧一共用去10块,长方形底面一共用去5块。/p
p加起来是15块。/p
p再加上和船头一模一样的船尾15块,总共是46块。/p
p这个还有54块该咋办,总不能再这样弄一块吧?!/p
p李涣感觉自己用精神力来维持一座这样的小船还绰绰有余,但是两艘的话。那就力有未逮了。/p
p算了,剩下的往底板下怼。/p
p船身的底板是6块,船头的底板是5块,船尾也是5块。/p
p加起来是11块!/p
p麻蛋,能怼多少是多少!/p
p只要能凑成一艘船就行。/p
p李涣抱着这样的态度往底板拼命的加厚。/p
p终于怼了4次,还有10块空余的,李涣直接扔在船身上就行了。/p
p这么大的空间哪里还不够放10块船板。/p
p李涣的船终于出炉了。/p
p船头和船尾和船身是一样滴长。/p
p这艘船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长。/p
p不过全程全部靠拼接,没有任何损毁!/p
p这不得不说全靠李涣小时候玩七巧板玩的多呀。/p
p66666。/p
p况且这艘木船,额。/p
p看上去还是能勉勉强强叫船的。/p
p这艘船本身就是有浮力的,10块木板能hold住。/p
p李涣这样维持着整座船感觉自己的精神力还有余,这样就行了。/p
p然后李涣眼睛瞪,目光闪烁。/p
p眼镜也出来了,装逼专用户。/p
p李涣大手一挥!/p
p释水号出击!/p
p李涣精神力一震动,他的释水号突突突的向远方冲去。/p
p李涣驱动着小船,玩的不亦乐乎。/p
p至于在平台上的那位从李涣的小船做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气炸了!/p
p“我(づ′▽`)づ,/p
p*##*。”/p
p一连窜的骂人话飚了出来,速度比李涣的船还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