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德,坏了!
汪过突然意识到,自己弄错了一些东西!
武烛不是没受到“贵己”思想的洗脑,正相反,他反而是最直接践行这个思想的人!
为什么上午的朝堂上,大家都没人反对撤兵,而武烛却建议让天子从中斡旋?
就是因为汪过撤兵的那块地,碍不到别人的事儿,但那是武烛的领地!
海国丢了这块地以后,就是要了武烛的老命啊!
汪过拍着脑袋,想起来了一些事情。
几个月前,海国改革郡县制的时候,虽然在政治体制上用了郡县制,但是在俸禄上,依然采用了分封的办法。
海国这些主要朝臣,每个人各领一块地,那块地上的赋税,就是他们家的收入了。
于是乎,海国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体制,就是封地领主不直接管理地方,只是能享受到领地的赋税,自己本身反而是在海国都城任职。
这件事是由商央临走前做的,名单也曾给汪过送过一份,汪过当时也没察觉出来什么问题。
但是此时此刻,却是埋下了隐患!
因为这块封地直接关系到武烛的收入,在“贵己”的指导思想下,武烛当然要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领地不被秦晋给吞了。
所以,在汪过拒绝通过周天子斡旋,退掉秦晋两国的兵以后,武烛就自己出动了……
玛德,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撤兵呢!
汪过顿时火冒三丈。
现在海国的兵力不多,平均每个城市就几百人驻守而已。
就算边境重要一些,也不过两三千人驻守,对于秦晋两个大国来犯,也就是杯水车薪。
但是武烛去了,可就不一样了!
汪过深刻的记着,在中学课本上,那篇《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在郑国,是怎样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让秦国退兵的……
而且要是没记错的话,那时候,讨伐郑国的,也是秦晋联军……
这尼玛就离谱,一个人的力量,比十几万大军都恐怖。
汪过眉头紧锁。
要是秦晋联军被击退了,吴国估计也就不敢北伐了,那他还怎么玩儿!
难不成还要在游戏中过完一辈子?
汪过当然是不愿意的。
所以,他绝不能允许这个历史上演!
“你,跑一趟西部前线,去秦国军营,务必要找到武烛,说是寡人的命令,让他即刻返京!”汪过指了一下身旁一个禁军士兵,吩咐道。
按照历史的进程,武烛应该是直接找到秦王,进行游说。所以此时时间来不及了,汪过直接让这名士兵前往秦军阵营。
禁军士兵领命,退出去了。
……
海国,西部前线。
晋王和秦王在这里汇合,望向对面的国家。
这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由不得两人不忧心。
“区区海国,以前闻所未闻,如今也能灭鲁吞齐,真是奇了怪了!”秦王勒马,与晋王并排站立,看向对岸。
“呵呵。”晋王干笑了两声,道,“谁闻所未闻都可以,你这秦王可不能闻所未闻啊!”
“这海君,不就是抢了你老婆的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