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兵了?
不但撤兵了,还被韩赵魏三家给联手打了个埋伏?
这也太扯了吧?说好的一起打海国呢?
“秦国撤兵了,那晋国呢?”
毕竟,秦国离海国还远,这次讨伐的重心,还是放在晋国身上。
司马玩懿更是乐了。“晋国也撤兵了。而且晋王来了一手黄雀在后,带了从海国招募来的大军,在韩赵魏把秦国给埋伏了以后,晋王又在韩赵魏三家的身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汪过的大脑嗡嗡作响。
至于司马玩懿后面滔滔不绝说的其他话,汪过已经听不到耳朵里了。
他现在满脑子就一个想法。
不只是秦国,而是秦晋联军,放弃了征讨海国,调转方向,跟韩赵魏三家打起来了!
这他妈是个什么操作?
“把武烛和弦高叫进来,寡人要好好问问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
汪过听着司马玩懿的汇报,感觉像是被上了紧箍咒一样,赶紧把他轰了出去,叫过来了武烛和弦高。
把两人叫进来,听了两人的汇报,再结合汪过自己的判断,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出现在了哪儿!
本来晋王带兵出动以后,韩赵魏三家就已经为下一步局势做好了准备。
韩赵魏三家在晋国内的实力早就够了,唯一担心的是若是掀翻了晋王,所面临的的外部环境。
这首当其冲的,就是西部的秦国和东部的海国。
所以这次,他们断定秦晋联军联手的话,会把海国打的暂时不敢挺进中原。
所以如果秦晋两国班师回朝,他们能在地势险要处埋伏一下秦军,把秦国的实力也给往下消耗一番,那晋国就再没有什么外部威胁,他们三家瓜分了晋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因此,他们三家联手,在崤山的地带,拦住了撤兵的秦军。
结果与他们预想中的有点不同的是,晋王这次回来,却是没完全依靠自己的兵马,而是快速在海国招了兵来投入战斗。
这样的局势变化下,晋国就展现出了很奇怪的格局。
秦国在中间被韩赵魏三家围着打,韩赵魏三家又被晋王带的兵在外面打……
汪过的脑壳有点发痛。
他现在就感觉像是现实世界中一部抗日剧的台词,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一锅粥了!
估计照他们这个打法,估计想让他们一时半会儿再进攻海国,是没这机会了……
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搞的,本来一切安排的都挺到位的,结果武烛偷摸溜了不说,还把弦高安排去了秦军,把秦军给劝退了……
汪过仰天长叹。
算了算了,这结果还能接受。
起码就算他们没打下来海国,海国也没占了便宜不是?
于是汪过不再考虑这些事情,而是关心欧阳飞和吴王的联系情况,看看怎么能帮助吴王早点形成北伐的念头。
同时算算日期,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天子寿宴了,汪过还得去一趟洛邑。
……
几日后。
欧阳飞在玩家交流页面,把汪过呼唤了出来。
说是本来自己派了使者去吴国,吴王见都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