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而长孙无忌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一下子老实了许多,仿佛承认了继承事实,连一点小动作都不搞。
这让李贞感到很好奇,他知道,长孙无忌绝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一定在暗中酝酿着其它的阴谋,对于长孙无忌,必须时刻提防,绝不能有半点松懈。
不知不觉间,已是贞观十九年二月,三年一度的明经举日子到了。
明经与进士二科为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唐代的“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
明经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考试之法,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礼记》、《春秋左传》称大经,《毛诗》、《周礼》、《仪礼》称中经,《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称小经。
通二经者,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科目则由举子自选。
另外,《孝经》、《论语》是必考课目,有时还加试《老子》、《尔雅》。
上官仪就对李贞说:“往次的明经举都上大臣主持,从中选拔出官吏,就是主考官的弟子,这是一个扩大太子实力的机会,如果太子殿下能主持今年的明经举,那么就可以网络一批人才为己所用。”
对于上官仪的话,李贞很是赞同,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也看上了明经举的机会,推荐褚遂良担任明经举的主考官。
甘露殿上,长孙无忌侃而谈,推荐衬遂良为主考官,他的理由很充足,论才华与学识,整个大唐能超过褚遂良的又有几人?
这一说,长孙无忌一系的文官纷纷附喝,一时之间,褚遂良大有主考官舍我其谁的架势。
李世民眼中也有赞许之意,在所有人看来,褚遂良确实是明经举主考官的不二人选。
“本次明经举的主考官,就由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