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包括李贞在内的大唐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大唐西线的空虚,特别是吐谷浑被吐蕃吞并之后,西域与大唐本土被割裂,情况极为不妙。
河右六州的失去对大唐的影响太大了,让大唐在战略上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大唐的府兵制随着李治之乱,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现存府兵不足以堵上西线巨大的缺口。
于是李贞奏请李世民,募兵制与府兵制并举,从全国各地募兵二十万,以弥补西线的缺口。
与此同时,迁各地刑徒至秦州一带为兵。
只是这两个举措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李贞估计,大约三个月左右,第一期募兵就会到达西线,半年之后,募兵将会全部到齐,补上西线的缺口。
大唐不缺财力,也不缺人力,但缺时间,而禄东赞,绝不会给大唐以重整旗鼓的机会。
贞观二十二年秋九月初三,西突厥率先发难,四十万突厥大军以风卷残云之势袭击西域,驻西域老将阿史社那尔率三万唐军在龟兹与之苦战,双方大战两月,至十一月,阿史社那尔粮尽援绝,龟兹城破,阿史社那尔自刎。
残余唐军在古丽、古珍的带领下撤至处密部首领伊娜所统辖的伊州,整个西域除了伊州尽皆沦丧。
西突厥可汗乙毗咄陆挥师东进,自西北借道吐蕃所占据的玉门,直扑秦州!
听说西突厥入寇,李世民立即调兵遣将,然而刚刚经过李治之乱,大唐中央军团所辖的兵力不过八万人。
虽说只有八万人,但这些唐军经过了平叛之战的洗礼,也都可以算是精锐之师,李世民当即决定,派出中央军团主力增援西线,同时调东北部的营州薛仁贵部,赵地赵王李福部入京增援。
就在这时,又有消息传来,东北部的奚族和契丹族突然合兵作乱,起大军三十万,薛仁贵部与之苦战,形势危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部的十万回纥在首领吐迷度的带领下突然南下叩边,赵王的军队也被死死缠住。
如此一来,赵王和薛仁贵的军队自顾不瑕,根本没有能力增援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