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灿站在一大片的菜地中,周围的七十亩地现在都是她的了,有点天苍苍,野茫茫的感觉了。
她和徐天从农田走出来,却最后又躬身回到了农田。
吸引到徐天的仅仅是一个西红柿,他在北京的一个有机农场里吃了一颗标榜着有机种植、自然成熟的西红柿。他掰开那个不大的西红柿,一眼就看到了内里的沙瓤且有籽的西红柿了,那淡黑色的籽被一圈果冻似的东西包裹着,他咬了一口,有点感动,薄皮沙瓤有籽的西红柿是他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
他小时清贫吗?当然是清贫的,但是每个西红柿下来的季节,他都能在菜园子里摘到也是自然成熟的西红柿,甚至上面还粘有毛毛,用手抹一把张嘴就咬,汁液在嘴里横流。西红柿的味道是夏天的味道,他那时还经常反抗家里的饭菜,怎么又是西红柿汤,天天炒西红柿,真是烦死人了,整个夏天的蔬菜不是黄瓜就是西红柿。
他现在有钱吗?当然已经超出了挣钱是为了生活的范畴了,那为何如今吃到一个这样子的西红柿却觉得相当奢侈?
那天,徐天在这个有机农场里看到一句话,“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到一生。”
徐天不知道是谁说的,百度了一下,这句话是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说的。土地的确很美,松软,小草青青,想吃黄瓜从藤上揪下一条,想吃草莓从秧子上摘下一颗。甚至他们同行的人还有直接揪下一个茄子生吃的,说是他小时候的茄子都是可以生吃的。
徐天也从中感受到了力量,也看到了他们模式的商业价值。
他迅速的租地、规划也建了一个那样子的农场。齐灿当初是不支持的,因于她小时候的经历,她讨厌土地带给她的那种脏兮兮感。可现在正挂了电话,忙着追赶着她的儿子齐灿却觉得,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是主动选择了看似清贫实则奢侈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