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重启一九八七 > 第171章 深入交流学术问题

第171章 深入交流学术问题(1 / 2)

 推荐阅读: 超凡从杂货铺开始 罗曼的荣耀 临仙赋 全家摆烂靠天,彪悍后娘努力争先 人间归白发 异类店铺 白鹿忘机 超限同步 大明:官居天子 这条暗巷通往灵界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172章 深入交流学术问题

赵平和齐爱田当天晚上负责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情汇总加工,然后按照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6个大区,编写商情简报。

丁志远现在每天必干的两件事,一是看报纸,二是看商情简报,甚至看商情简报的优先度排在了看报纸前面。

今天的简报内容不多,A4大小的稿纸只有七八张,每个大区差不多一页纸。

快速浏览了一遍,其他大区的简报没什么让丁志远特别感兴趣的,唯独华南简报中的一条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两天深圳有一家名叫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万科前身,为方便阅读,之后一律称“万科”)的公司在特区报上推销自己的股票。

丁志远隐约记得一件轶事,说是万科股改的时候,推广股票并不顺利,深圳的企业和市民并不买账。

逼得万科副总在菜市场摆摊卖股票,老王亲自带着人上门推销股票。

这事儿不知真假,但万科的股票卖不动应该是真的。

如果是去年这个时候,他肯定要亲自跑一趟深圳,把所有的流动资金都用来买万科的股票。

但现在万科的股票对他而言,吸引力不大,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更确切地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态,买点万科的股票也未尝不可。

能买到最好,买不到也无所谓。

在丁志远看来,股票只是小术,真正的大道却隐藏在他这两天看的调研报告中。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单单苏省一地,从78年到87年,年存货增加值连续递增,截至去年底,累计的存货增加值就高达300多亿元。

扣除过去10年里以报废、转账调拨使用的,竟然还有将近200亿的存货物资。

这还仅仅是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如果加上乡镇企业、国有商业库存,存货总值估计超过300亿元。

如果扩大到全国范围,库存总值至少四五千亿元。

比丁志远之前预估的一千多亿库存总值,高了四五倍倍!

如果每年能盘活其中的百分之一,那就是四五十亿的资产。

即便不抽取一分钱服务费,如此大的一块肥肉,手上也能沾上不少油水。

丁志远看完陈鸣的调研报告后,更加坚定了做这个生意的念头。

不过,他对调研报告中的一些观点感到非常困惑,所以他打电话跟陈鸣约好,明天去找他,打算当面向他好好请教一番。

第二天上午,丁志远到了陈鸣办公室,发现他不在。

不过,上次在这里见过的那位被陈鸣训哭了的女研究生出面招待了他。

“丁总,系里临时有个会,陈老师去开会了,您稍等一下。”

“谢谢。”丁志远接过女研究生沏的茶,笑着问:“学姐怎么称呼?”

女研究生愣了一下,道:“我叫白杨,白杨树的白杨。”

“白杨?好名字!”

“丁总怎么叫我学姐?”

“我也是南大的学生啊,今年大二,所以白学姐别一口一个丁总的叫我,把我叫老了。”

“丁总真会开玩笑。”白杨一副你逗我玩的表情。

丁志远见她不信,也懒得解释,道:“白学姐要是有事就去忙,我自己在这里等陈教授就行了。”

“没事儿。”白杨笑着摇摇头,“马上要期末考试了,陈老师让我专心准备考试,没再给我安排活儿。”

两人就这么干坐了一会儿,丁志远闲来无聊,就随口问道:“白学姐,库存物资的调研你有没有参与过?”

“参与了啊。”白杨点点头,“我们课题组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跑得掉,就连研三的师兄师姐也都去了。”

“调研报告是谁主笔的?”

“当然是陈老师啊,我们只负责调研,收集资料,后面的写作都是陈老师一个人完成的。”

“难怪呢。”

“难怪什么?”

丁志远笑道:“报告里有些观点挺反常识的,也很大胆。”

白杨问道:“丁总说的是‘经济过热’根源吧?”

丁志远点点头道:“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经济过热是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大,而生产方面则经济供给不足导致的,也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但陈教授说我们国内目前的经济过热,是因为生产过剩,也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白杨道:“其实刚开始我们课题组的人也都有这个疑惑。

就比如去年的抢购潮,都抢疯了,怎么可能还生产过剩呢?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是做不了假的。

陈老师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反人性、反常识、反直觉的学问。

所以,他一直教育我们这些经济学系的学生,千万不能犯先入为主的错误。”

丁志远道:“陈教授总结得真好,反人性、反常识、反直觉,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三反,做生意肯定能赚大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