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御史慷慨激昂的说着,在他之前大臣们的进谏已经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小皇帝也忍了整整半个时辰。
“今日就到此,退朝!”
小皇帝终于忍不下去了,冷冷的丢下了这句话以后就直接起身离去。
小皇帝的行为让下面的大臣们一下子愣住了,好像自从小皇帝登基以来这还是第一次。
小皇帝离去后大臣们都还站在原地,太久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心中都还有些发毛,纷纷和左右同僚交谈了起来。
不过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正文在见到这一幕以后终于有了反应,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随后还在喧哗中的所有大臣就一下子静了下来。
“大家就先回去吧,相信陛下一定能明辨是非,还我们一个清白,还董太守一个清白的。”
李正文的话很明显在朝中大臣们的心中很有分量,大臣们听到了李正文的话以后就纷纷离开了宫殿。
同时李正文的话也给百官们下了明确的指令:董廉是冤枉的,所有的罪名都是季昀为了谋害董廉而栽赃给他的。
就在这边京城官场因为季昀而天翻地覆的时候,此时的季昀已经带着自己的船队开始了南下。
虽然左家商队在襄城的码头已经联系了十条最大的商船来运他们南下,但是季昀在离开的时候还是从襄城的水师中抽调了五条更大的战船用来护航。
季昀知道自己在襄城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在接下来的南下中一定会遇到什么“意外”的。
如今季昀的存在实际上是小皇帝手中的最大依仗,只要没了季昀,接下来小皇帝在和朝中大臣的斗争中一定会处于劣势。
毕竟对于这些文人来说一个能乖乖听他们话的君主肯定比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君主更加符合他们的利益,而在季昀的教导下小皇帝已经在慢慢的往后者发展了。
虽然当今皇帝沈政即位了也不少的时间,但是如今的朝中大权基本掌握在扬州党的手中,而在地方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藩王和地方老牌贵族的存在,小皇帝的旨意几乎都出不了京城。
为什么赵先能够以二十五岁的年纪就担任右骁将军这种实权武将,一方面是因为赵先的父亲就是上一任的大将军,同样也是沈政的辅政大臣之一。
只是在沈政即位不久赵先的父亲就也去世了,沈政马上就将还在边关的赵先给调回了京城,并且委以右骁将军。
赵先的父亲完全忠于沈政,所以在赵先的父亲还在的时候天下兵权都还在沈政的手中。
而赵先的父亲死后就不一样了,虽然许多重要的职位都被沈政给安排上了自己的人,但是很多都在之后选择了加入不同的阵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