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南港中造船所需的种种设施都已经齐全,完全可以按照季昀的要求开始制造船只。
同时季昀为了大规模的生产,第一批的木料就直接准备了有整整五千棵橡木,按照季昀的预计,这些橡木应该够满足二十艘盖伦帆船的建造。
在万事具备的情况下,季昀开始亲自带领着学生和木匠们开始了盖伦帆船的制造。
在现如今的安南港中生活着整整数万人,并且在这其中还有五千人的海军士兵。
在季昀的指挥下,学生和木匠们开始处理已经干燥好的木材。
首先就是要在干船坞中铺设船只的龙骨,利用季昀早就教给他们的木材热弯技术,木匠们将木料弯曲成龙骨需要的角度,然后在干船坞中进行拼接,这些拼好的龙骨就好像脊柱连接着肋排一样,勾勒出了船体的基本轮廓。
当第一具龙骨在干船坞中成形的时候,所有的木匠和学生们都感到十分的震撼,这艘船仅仅只是龙骨就已经超过了他们水师船只中楼船的大小。
季昀在指挥建造的高台上看着下面的那些对着龙骨惊叹的人们,心想这才哪跟哪呢,以后还会有更加震撼的。
诚然在季昀自己的认知中他设计的盖伦帆船并不大,相比起在他那个世界历史上动辄载炮上百门的战列舰,他设计的盖伦帆船总共载炮也就四十门而已,只有一层火炮甲板。
但是对于那些中洲的木匠和学生们来说却已经是巨舰一般了,中洲禁海这么久,造船水平也随着完全没有半点的长进,而内河船只因为河道大小的缘故自然都不会造大,所以相比之下他们现在在建造的盖伦帆船就好像是巨兽一般了。
在搭建好了龙骨之后,季昀就开始指挥着手下人开始给龙骨完善船舷。
就像是建筑最终的墙体一样,为了增加强度,在船的龙骨之间也需要填充上厚实的木料,不过在这一步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给船只搭建甲板梁。
这个甲板梁不仅仅是用来支撑甲板,同时还用来在水平向度上对肋材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再配合上船舷板载纵向上粘连肋材的作用,这样纵横交错的设计让船体可以更加的能装耐揍。
而在之后还要对船只进行蒙皮,船只船舷上的橡木皮不仅可以让船只看起来更加的光洁平整,同时还可以加强船只的水密封。
同时在季昀的亲自示范之下,木匠们将早就准备好了的泡好了油的大麻绳给一寸寸的填入到船壳橡木板的缝隙之中,当然只是大缝隙才这么做。
而船体上的小缝隙就交给了腻子和桐油,并且在正艘船上都要刷透桐油,这样船只才能真正的防水。
随后再给船体抛光一番,再打上一层蜡以后就完成了这部分的工序了。
到此也就基本完成了在干船坞中的工作,随后就是让船只下水,然后剩下的步骤就都在水上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