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他们接下来只要等到金国的舰队和亚历山大的远征舰队赶到就会发起进攻,到时候数百艘战船一起进攻,就算是那艘中洲的战船再强也无能为力。
的确就如同舜林预料的一样,此时季昀的手上只有中洲号这一艘战船,并且他也不敢直接就跨过东海去进攻朝国的大本营仁川港。
但是从中洲号抵达扬州周围海域击沉了第一艘朝军战船仁川号到第三周中洲海岸线上完全看不到一艘朝军战船,在这三周的时间内中洲号一共参加了九场海战,并且击沉了朝军大小船只一共十七艘,自身仅仅只是有几个水兵在战斗中被流弹给击伤了而已。
如此巨大的战果已经让季昀满意了,并且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因为海面上越来越危险,那些登陆到扬州的朝军活动也不再那么频繁,让扬州境内的后勤运输受到的影响大幅降低。
在这三周之中金朝联军在辽东走廊接连发起了几次攻势,虽然攻克了几座城池和要塞,但是目前的辽东走廊还有六十多里的长度掌握在中洲军的手中。
几天后季昀还是和往常一样在船上巡视了一番,然后他又来到甲板上眺望着平静的海面,这些天他们一直都在扬州附近的海域上巡视着但是缺都没有发现有朝军的船只出现,就好像都消失了一般。
“将军,看来那些朝国的人都被我们给吓破了胆,现在连露面都不敢了。”
跟在季昀身后的大副高兴的说着,季昀听到这话却有些高兴不起来。
明明朝军原本就有两百艘战船,在数量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再加上假如亚历山大帝国是朝国的后台的话,那么按理来说亚历山大帝国也会有支援的舰队。
那么为什么朝军在坐拥如此巨大的优势之下却选择收缩舰队呢?季昀这些天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季昀眺望着仁川港的方向,根据他们中洲在朝国的谍子回报说朝军的水师主力一直都在仁川港集结。
突然季昀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转头看向了身后的大副。
“快靠岸,在扬州最近的地方靠岸。”
季昀快速的下令,大副在听到季昀的命令以后马上指挥着中洲号朝着扬州最近的一处可以靠岸的地方开去。
在靠岸后季昀马上就派出了多个信使分别前往不同的地方前去报信,按照季昀的判断,敌人的目的应该不只是来袭扰他们的海岸线这么简单,不然的话那些朝军舰队没有必要这么的保守,除非舰队的存在对于对方来说十分的重要。
而眼下对方需要用上这么大规模舰队的就只有登陆了,并且还是大规模的登陆,对于朝军来说登陆扬州不仅可以直接将战火烧到中洲的中心地带。
并且如今中洲的主力全都在辽东战场,只要让朝军在扬州登陆的话,不管他们是直接顺京荆大运河北上攻取京城还是包抄辽东中洲主力都会对中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