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有本要奏吗?”
沈政得意的对堂下的一众文武官员说着,他随意的扫视了一眼过去,因为如今凌统也去了辽东的缘故,如今在朝堂之上沈政一眼看下来竟然都是扬州党的人,要不就是和扬州党有关系的。
如今这些扬州党人早已不复前些日子的嚣张,自从成功逼迫沈政让步以后这些扬州党人在朝政的问题上越发的与沈政针锋相对。
甚至当沈政拨往辽东战场的军饷到了凌统手上时也只剩下了不到两百万两,而面对沈政的质问,李文正和户部兵部两部的尚书的回应却是无比的搪塞。
最终这件事也只能不了了之,但是就连军饷他们都要吃上这么大一口,可想而知这段时间里扬州党搜刮民脂民膏有多么的疯狂。
而如今扬州党人在朝堂上却全都低头不语,甚至不敢抬头去和沈政直视。
如今季昀在海战上取得大胜,不仅完全消除了敌军从海上的威胁,同时还极大的提振了中洲军民的士气。
不过对于那些扬州党来说最致命的还是季昀这场大胜让战争的走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扬州党如今也不敢保证联军可以取胜了。
并且在先前涞山之战唐军轻松扫清了扬州境内扬州党养着的一众流寇,扬州党的势力也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因为唐军的存在扬州党必须收缩在扬州的势力,导致如今朝中扬州党的官员也渐渐失去了扬州后台的支持,随着季昀东海大胜的消息传遍京城,许多原本倒向扬州党的官员如今也开始考虑起是否要脱离扬州党明哲保身了。
沈政看着一众缄默的大臣便在心中冷笑着,刚准备亲自开口,突然一个大臣站了出来。
“陛下大喜啊!大唐将军季昀领我中洲儿郎与敌寇战于万里波涛之上得胜而归,壮我中洲国威,大喜啊!”
这个大臣声情并茂的大声喊着,沈政看着这个大臣感到有些眼熟,片刻的思考以后想起此人乃是户部侍郎左慈,乃是朝中有名的墙头草,最善于见风使舵。
随着左慈第一个出头,许多的大臣都纷纷站了出来一起开口庆贺大胜,其中的一部分是一直都在朝中保持中立的大臣,但是同时沈政也发现也有许多大臣都是先前一起攻击过季昀的。
很明显这些大臣先前见那扬州党势大所以就想要攀上扬州党的关系,而如今发现扬州党不行了之后又马上想要撇清关系。
身为扬州党领头羊的李文正在看到不断有大臣开口以后脸色更加阴沉了些,同时许多扬州党的官员也都一直在看着李文正的态度。
听着身边不断传来的庆贺大胜的声音,在这种时候谁不跟着一起庆贺大胜那可就等于是违反了这朝堂上的政治正确,他李文正如今也不敢这么干。
在沈政隐晦的注视之下,李文正迅速的调整了自己的表情和神态,摆出一副高兴的样子跟着一起大声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