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道后就十分生气,批评他说:“你的高明一定要通过在别人背后说坏话来彰显吗?如果是如果是我,我就没有这个时间。“子贡听了,十分羞愧,自此再也没有在人后议论他人。
????????为什么孔子要说自己没有时间在背后批评别人。因为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
???????《颜氏家训-勉学篇》上写:“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与其去指责他人的错误所在,浪费时间不如去做更正确的事情,把时间用来完善自己。修养日久,才能到达生命圆熟饱满的境界。
人上不傲。
????????古人云:“小人得志扬其势,君子得志扬其道。“君子和小人最大得区别就是看他们发达之后的行为处事。有智慧的人得到重用,仍然会保持自己的谦虚,进而施展自己的抱负,为百姓造福。愚笨的人有了靠山,便会原形毕露,进而耀武扬威,横行无忌。
???????李林甫是唐朝的一位宰相,在得势之前做了许多功绩。得势后却开始排斥异己,残害忠良,妄图掌控更多的权力,风头一时无敌。正是因为过于傲慢,引得众人不满,被群起而攻,最终削去它爵,抄没家财,甚至累及一家老小尽皆身死。
???????苏轼一生就秉持着谦卑的态度。在黄州任官时,能深入百姓之中,很快便结交了许多乡间的农民朋友。在被调离回京之后,仍能时刻放下身段,与他们保持来往,并竭力施展自己的抱负,为民生谋福利。苏轼曾评价自己说:“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这句话也确实是他性格谦和的写照。
?????《易传》中说:“满招损,谦受益。“巅峰低谷,皆为常态:犹如四季更迭,春夏秋冬。身处低谷,要充实自己,积蓄力量;身居高位,也不能抛弃自己的初心。保持住一颗平常的心,方能善始善终。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刻在骨子里的修养,也是一个人幸福的根源。而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就是:
秉持谦逊,人前不炫;
保持尊重,人后不谤;
谨守谦卑,人上不傲。
???????人生在世,只有心存敬畏,谦卑处世,才能走的稳当,到达更远,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显摆炫耀自己,不会贬低诽谤别人,低调谦和,不媚不傲:这才是君子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