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研发数控机床
调查了一圈,刘光福还是找到了441所的老侯,毕竟航天部门在与机械相结合方面更有经验。
老侯正在酒仙桥445厂调试芯片生产线,他们已经生产出了第一批6502处理器,正在紧张地组装。
看到刘光福,老侯和所有工程师,都投以无限崇敬的目光,
因为从此以后,国内的处理器要多少有多少,再也不用依靠各种渠道代购了。
这款芯片既可以做电脑处理器,又可以当做工业单片机使用。
所谓单片机又叫微控制器,是相对有硬盘内存等的家用电脑而言,就是把所有功能都集中在芯片上,它作为一个芯片集成了存储器,也可以选择没有显示功能,自身就是一个计算机,用于控制设备,供电是靠它控制的机床上。
用芯片编程器,可以把编好的程序烧录到CPU或者说单片机里。
刘光福道:“老侯,我们要开发一款自主的PLC软件,用在工业单片机上运行,用来控制我们的数控机床。这还得请你们441所的同志看一看。”
老侯惊奇道:“你要做高精度的数控机床?”
刘光福道:“是的,我已经问过大学和其他机构,他们都偏于纯粹的计算机研究,还无暇顾及这个项目,但这可是卡了我们脖子的啊!”
老侯无奈道:“你说的很对,如果没有PLC软件系统,我们即便有了计算机,也没法转化为工业实力,很多研究所都问过我们,有没有自己开发的早就想过了,无奈这个工业控制程序太难了。我好容易联系到北美的一家公司,说要一千万美元才能卖给我们,你也知道,上面怎么可能批下这笔巨款?”
一千万美元?
很多工程师哈哈大笑,道:“简直是笑话,当我们没见过世面吗!我们外汇储备才一亿啊!”
刘光福沉思片刻,他知道,这一千万美元虽然吓人,但越早掌握这门技术,以后付出的代价就越小,追赶起来也越容易。
过了十几年,国内机床厂家还是不得不花一亿美元去买,结果对方发来的还是个源程序,什么都不做解释,后来国内花了好几年时间去研究这个程序,等到吃透,又过了好几年。
很多人看不起工业控制程序,觉得不如微软复杂,
但工业程序的要求就是极高的稳定性,任何环境下都不能死机,一丝错误都不能容忍,否则就是几百万元的产品报废。
因此,一套可靠的工业PLC软件,并不比windows的难度低,如果现在用一千万美元就可以得到,可以说捡了大便宜。
刘光福道:“这个一个bug都没有的程序,一千万美元不贵,我们想办法凑凑,我们分别去国内的厂家走走,集资购买。”
但四九城机床厂听的连连摇头,根本不知道这个工业控制程序的重要意义,其他机床厂也都说,自己集中精力放在机械方面,对这些了解既不多,也不感兴趣。
而国内的数控机床厂家,都是无线电厂下属的三产,虽然很感兴趣,但都是小厂,没有那么多资金。
刘光福这才明白,工业数控系统其实是个三不管地带,电子部门、计算机部门和机械部门都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做这个产品,看来只能指望自己了。
刘光福并没有丧气,对老侯道:“不用你们出钱,只要给我们他的电话,我们自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