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城外,新降的盛庸正在准备攻城。
眼见大势已去,盛庸在朱棣进入京城后举兵归降。因怕其他武将生惧,朱棣大方地赦免了他的罪责,仍然让他以历城侯的身份镇守淮南。
由于盛庸之前驻守高资,离吴江最近,朱棣遂命令其配合周林剿灭叛匪。
此时的吴江城已经被一群农民控制。城中的富户非死即逃,变得毫无生机。
在与盛庸人马接战之后,领头的吴二三带兵撤入城中,突然打起保卫建文帝的旗号。
此事让盛庸变得有些犹豫。
原本这些农民是打着响应燕王的旗号攻城掠地。如今突然改换门庭让曾经是建文忠臣的盛庸变得不知所措。
正在他为难之时,周林一行急匆匆地来到城下。
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周林让邓初一将他抬到距城一箭之遥的地方。
“城上的弟兄们,本官是来自北平的周林。”
为了能让城上的农民弟兄听懂,周林故意用了最简洁的介绍方式。
“您就是周大人?”
城上发出一阵惊疑声。
周林朝城上挥了下手道:“对!我就是那个推行摊丁入亩的奸臣。”
在江南一带,周林早被士绅和富户视为仇敌。如此自嘲的说法瞬间将他与叛民之间的距离拉近。
等城上之人发出一阵哄笑后,周林指着自己的伤口道:“很不幸,本官被拥护先皇的大臣给刺伤了。因为他们不想减轻农民的负担,只想保护自己的利益。”
周林故意用混淆视听搅乱对方的判断。
“先皇不愿意让咱们过好日子,咱们保他干啥?”
城上的人当即向领头的吴二三发出质疑。
吴二三涨红脸道:“俺听说燕王不仅不领情,还要杀光咱们。所以……”
“所以你觉得被人骗了?”
周林替他补充了一句。
随即,他叹了口气道:“凡事都要有个度。你们想帮燕王是件好事,可为何要拿出白莲教那套摧富济贫的手段。我就不明白了,要是天下人都不敢致富,你们的抗争还会有什么意义?”
“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
吴二三理直气壮地出言反驳。
周林愣了一下道:“敢问这位兄弟,你可上过社学?”
“社学免费。纸墨、书本可不免费。您可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饥!”
吴二三大声嘲讽起周林。
“跟谁说话呢?”
一旁的邓初一气愤地瞪大双眼,随时准备带兵攻城。
周林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冲动,和颜悦色地对城上说道:“我和身边的这位邓将军都是贫苦人出身,同样上不起社学。年轻的时候,我俩还经常在通州的东关码头上靠偷些东西养家糊口。”
老底被兄长揭穿,邓初一埋怨地看了他一眼。
周林不以为意地继续说道:“所以,我很理解你,无非是想借此机会换个官身。至于善政能不能在江南一带推行,其实并不在你的关心之内。”
他的话让城上的人瞬间产生隔阂。许多懵懂而来的农民怀疑地看着吴二三。
没等吴二三反驳,周林展颜一笑道:“没关系,不管是谁在背后蛊惑。本官都可以既往不咎。只要你愿意开城投降,本官可以任命你为侍卫总旗。”
许愿太过容易令人产生怀疑。侍卫总旗的职位正好可以满足吴二三的心愿。
见吴二三心生犹豫,周林看向其他人道:“官位有限,我可能满足不了其他人的需要。但我可以保证在附近率先推行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