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孙策同样是得到典韦生擒袁术的消息。
让孙策没有想到的,还得是袁绍肯用三座郡城交换袁术。
早知道袁术这么值钱,孙策早就对袁术发动总攻了。
“伯符怎么愁眉不展的?可是因为袁绍赎回袁术一事?”
见到孙策愁眉不展,办完事回来的周瑜笑着问道。
“公瑾,你怎么一点都不意外?”
“还是说,你早就猜到袁绍会赎回袁术?!”
放下竹简,孙策看向周瑜认真问道。
“不能说早就料到,只是没想到袁绍会这么下血本。”
实际上,当周瑜得知此事的时候同样倍感震惊。
只能说,还是低估了袁术的价值。
“既然公瑾你早就料到这些,为什么不劝说我动手?”
“现在白白让典韦捡了便宜!简直气煞我也!”
让典韦白捡便宜,这是最让孙策感到气愤的。
“就算当时我劝说你动手,伯符你敢动手吗?”
面对孙策质问,周瑜不急不缓的坐下后反问道。
不得不说,这问题孙策还真答不上来。
事实摆在眼前,不是典韦白捡便宜。
而是孙策没有典韦那样的魄力,做任何事都是畏首畏尾。
再者,即便是让孙策生擒袁术。
袁绍用来交换袁术的三座郡城,孙策也没能力守得住。
且不提河内陈留临近许昌,河北更是挨着函谷关。
这三座郡城距离孙策大本营,距离不是一星半点的远。
但凡有什么闪失,孙策都不能第一时间支援。
即便能够及时支援,也没办法坚守下去。
相比之下,孙策保持现状是最为稳妥的。
听到周瑜这么说,孙策也觉得有些道理。
心中的气愤,也逐渐消散。
“公瑾,你说典韦会不会乘胜追击?”
“毕竟丹阳紧挨着庐江,更别说太史慈手上能调遣的兵马也没多少。”
等到孙策缓过神后,开始担心典韦会不会乘胜追击。
一旦典韦乘胜追击,仅凭太史慈手上那点兵力根本不够看的。
正因如此,孙策在思考要不要派兵增援太史慈。
然而周瑜却摇着头,否定孙策的提议。
“伯符,你是不是忘了那太史慈只是明面上归顺你。”
“丹阳那地方,易攻难守。”
“贸然增援,只会削减我军实力。”
“你可别忘了,咱们现在也没多余的兵力用来增援。”
经过周瑜提醒,孙策这才想起来。
先前为了减少损失,派出大军夺取朱符地盘。
眼下正值关键时候,贸然回调只会动摇军心。
这可不是孙策想要的结果,再者丹阳易攻难守。
再加上太史慈对自己的态度,一直保持着抵触。
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大动干戈增援太史慈呢?
想到这里,孙策决定放任太史慈自生自灭。
庐江城中,许褚主动找上典韦。
来意正如孙策所料,许褚想着现在接连夺下九江六安庐江。
军中士气正盛,理应乘胜追击一举夺下丹阳。
但是徐福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