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有的是时间,咱们促膝长谈!”
说着,王修直接拽着常林朝着自己府邸走去。
无奈之下,常林只能选择跟着王修。
刚入府邸,王修神色发生变化。
左右查看,确定没问题后。
这才领着常林入府,如此模样属实是让常林感到好奇。
“王修兄,你这是?”
来到书房,常林接过王修递过来的茶盏疑惑问道。
“哎,常林兄你有所不知。”
“现在这世道,可比不得咱们之前。”
“我最大的失误,就是选择跟随高览淳于琼。”
“哦?此话何解?”
抿了口茶盏后,常林疑惑问道。
随后王修便将自己的经历,如实告知常林。
常林这才得知,王修当日选择高览淳于琼。
主要是想着,他日能够有所成就。
毕竟众多谋士,选择这两位的一只手能数得过来。
直到跟着高览淳于琼来到清河,王修这才明白为什么没人选择这两位。
归根究底,这两位都是武将出身。
对于谋士,发自内心的不信任。
觉得谋士都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相比之下更愿意相信自己麾下部将。
这就导致,这些谋士的地位处境很尴尬。
平日里不受待见也就罢了,就连士卒都能随意欺负这些谋士。
至于王修,多少有些本事还算受到高览淳于琼的待见。
但是王修心里清楚,自己总会有这么一天。
思来想去,想着要不要离开此地。
原本是想着,今天接着勘察机会联系其他将军。
不曾想,遇到常林这才作罢。
多年挚友,常林知道王修现在说的都是真心话。
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劝返王修呢?
常林相信,袁本初看在自己面子上能够既往不咎。
于是乎,常林便将自己此行目的如实相告。
王修颇为意外的看着常林,显然是清楚此行目的的重要。
万万没想到,常林居然如此相信自己。
“常林兄弟,我其他本事没有,你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尽管说!”
王修也不傻,明白常林告诉自己是想要自己表态。
反正在这里也待不下去了,何不顺其道而行。
“果然我没看错你,现在我需要你带兵跟着我离开此地。”
“只要到了邯郸,咱们就成功大半了。”
“带兵不是不行,可问题是常林你有没有想过。”
“万一典韦不答应呢?到那时候该怎么办?”
王修有些担忧问道,常林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
先前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办,但现在见到王修。
一个胆大妄为的想法,浮现在常林脑海。
“王修兄弟,你能调遣多少兵马?”
“多少兵马?算上亲军,大概有个两三万吧。”
王修这段时间可没闲着,散尽家财拉拢到不少士卒归心。
“两三万吗?那足够了!”
“如果典韦不答应,咱们凭借这两三万兵马也能占据一方自立为王!”
听到常林的话后,王修楞在原地。
属实是没想到,这话居然是从常林嘴里说出来的。
“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也知道这计划太过大胆。”
“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小诸侯可能还不如咱们。”
“凭什么那些小诸侯能够占据一方,咱们就不行呢?”
不得不说,常林这话说的没错。
比如现在占据齐郡的刘备,其麾下兵马充其量不过五万。
“那常林兄有没有想过,咱们到时候占据哪里?”
看得出,王修现在有些心动。
不怪王修会如此,说句实在话真没几个能拒绝自立为王的提议。
“当然!咱们就选择平原!”
“先前我调查过!平原土地肥沃适合生活。”
“凭借这两三万兵马,我相信不出半年,咱们的实力将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咱们还去许昌吗?干脆直觉去平原得了!”
王修是一点都待不下去了,常林则是笑着出言安抚。
“要不这样,王修你先带兵前往平原驻守。”
“我独自前往许昌,要是不成功,我直接动身前往平原和你回合如何?”
“这提议不错!那我就在平原等候你的好消息!”
次日一早,随着常林的离去。
王修也没迟疑,直接率领三万兵马浩浩荡荡朝着清河旁边的平原郡而去。
当高览淳于琼得知此事的时候,平原郡已经落入王修手中。
任谁都没有想到,平日里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王修居然如此胆大。
高览和淳于琼,也不敢贸然对其出手。
毕竟谁都无法确保,其他人不会趁虚而入。
而这一举动,直接导致麾下谋士选择投奔王修。
继续待在高览淳于琼麾下,只会受尽屈辱。
既然如此,为何不投奔同为谋士出身的王修呢?
这些谋士相信,王修不会亏待他们。
事实上,王修确实也没亏待。
王修清楚,这些谋士能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远比武将高的多。
一时间,平原郡成为谋士的乐园。
常林得知此事后,属实是哭笑不得。
不过常林很赞同王修的决定,这些谋士对于那些将军很是了解。
凭借这一先机,足以让王修占据上风。
不知不觉之后,常林的心思发生了改变。
更多是考虑,有关王修的事情。
当常林抵达许昌的时候,这才回过神来。
回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随后跟着太史慈进宫拜见典韦。
原本典韦是想着亲自接见,却被贾诩孔明给拦了下来。
见此情景,典韦很是费解的看向两人。
想不明白,两人现在为何拦着自己。
只有孔明和贾诩清楚知道,常林现在来许昌不过是走走样子。
取出关于平原郡的消息,递到典韦面前。
查看后,典韦隐约猜到孔明的意思。
最终准许,由孔明和贾诩替自己接见常林。
不管怎么说,人家一路上风尘仆仆赶到许昌。
即便是走走样子,该有的礼节不能少。
贾诩孔明笑着点头答应,随后让太史慈领着常林到御书房谈话。
常林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毕竟,谁又能想到御书房现在是孔明和贾诩办事场合。
当常林见到孔明和贾诩后,这才幡然醒悟过来。
随即苦笑起来,孔明和贾诩同样如此。
“真是许久不见,两位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