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引得孔明贾诩认可。
如果说,之前的典韦是一匹独狼。
那么现在的典韦,则是一匹狮王。
不能只为了自己而活,还得替自己的亲人着想。
典韦也不希望看到,自己孩子长大还需要面对一个错综复杂民不聊生的世道吧?
既然自己现在有能力解决这些,自然得力所能及的做些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孔明贾诩表示理解的原因所在。
“不知主公,准备先对谁出手呢?”
“依我所见,先对江东动手最为稳妥。”
“不可!你是不是忘了奉孝还在江东地盘。”
“万一让东夷蛮族捡漏,对咱们百害而无一利。”
“那你说说看,咱们现在该对谁动手。”
“依我所见,对袁本初动手是最为稳妥的。”
“主公应该还记得,袁本初自从官渡兵败后。”
“麾下旧部纷纷自立为王,袁本初的势力不复存在。”
“若是主公能出兵北上,卑职相信不出一年即可全部收为己用!”
听着孔明信誓旦旦的话,贾诩表示怀疑。
别忘了,北边可是有不少郡县易守难攻属于是难啃的骨头。
仅用一年时间就全部夺下,贾诩多少有些不相信。
事实上,连典韦同样也是如此。
饶是对孔明有后世滤镜,依旧觉得不会这么简单。
“要不咱们打个赌如何?如果我能一年内夺下,你就让大公子跟我。”
不难看出,对于先前的失利孔明依旧耿耿于怀。
听到孔明的话后,贾诩没忍住笑了出来。
“我还以为你要赌什么呢,那行吧,我答应了!”
贾诩胜券在握说道,丝毫不觉得孔明会赢。
故而连孔明输了以后的后果,都懒得询问。
“咳咳,你们的赌约我可不能当没听到啊!”
“你们当着我的面,用我大儿子当赌注真的合适吗?”
典韦轻咳两声,瞥了孔明贾诩两眼后问道。
“大差不差,难道主公还能找出比咱们更适合的吗?”
不得不说,有底气就是不一样。
确实是,正如孔明所言。
一时半会,典韦还真想不出有谁能比眼前这两位更适合当教书先生的。
最终无奈的点了点头,也算是这场赌约的见证人。
“孔明,你需要多少兵马稍后自己去兵部调遣。”
“记得,给我悠着点。”
目前典韦麾下有雄兵百万,骑兵精锐十万。
如此规模兵马,如果全军出击。
夺下北边,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可连带着,会让典韦腹地陷入无兵可用的境地。
故而,典韦才会再三叮嘱孔明悠着点。
孔明有些流汗,典韦是不是太看不起自己了。
郭嘉领兵对付东夷蛮族,也就带了十万兵马和不到一万的铁骑军。
孔明并不认为,北边能比得上东夷蛮族。
“主公放心,卑职只需要三十万即可拿下整个北方!”
孔明一副胜券在握模样说道,如果是三十万还在典韦和贾诩所能承受范围。
即便是全部折损,对于典韦而言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可能这话有人会不相信,但事实确实如此。
放眼当今天下,三十万兵马都能抵得上一个小诸侯手中全部兵力。
即便是曹孟德袁本初,也不敢说出折损三十万兵马不会伤筋动骨这种话。
但典韦偏偏就有这底气,只因典韦麾下兵马是源源不断招揽的。
而不像其他主公,有多少兵马就用多少。
根本没有后手准备,即便是有后手准备。
也没办法招募到更多入伍士卒,只因典韦开出的条件让他们无法拒绝。
且不提成功选上,能够顾全温饱。
甚至每月,都会有月钱。
这可是其他诸侯,所不能带来的。
正因如此,源源不断的流民动身前往典韦地盘。
一时间,典韦地盘上的百姓数量成倍增跌。
即便是身陨沙场,家属除了能得到保障金,孩子还能得到典韦培养长大。
这完全是没了后顾之忧,试问当今天下又有几人能够拒绝的。
若是侥幸偶获功绩,那就跟不得了了。
对于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众人而言,投奔典韦无疑是最佳选择。
至于各路诸侯,除了眼红也别无办法。
“那行吧,三十万就三十万。”
“不过孔明你得和我保证,无论如何你的安全是第一位。”
典韦认真看向孔明说道,孔明原以为典韦会让自己顾全三十万将士安全。
不曾想,典韦居然会这么说。
属实是有些感动,随即用力点了点头。
次日一早,孔明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启程。
既然已经作出决定,那么孔明就不准备浪费时间。
越是浪费时间准备,拖延的时间越长。
拖延下去,只怕会让其他诸侯安插在许昌中的细作发现。
到那时候,在想出其不意就太难了。
即便如此,孔明领兵出征的消息依旧是传到其他诸侯耳朵里。
没办法,三十万大军出征这可不是件小事。
一时间,各路诸侯绷紧神经。
毕竟谁也不确定,孔明出兵对象会不会是自己。
这可是足足三十万大军,可不是谁都能抵当下来的。
哪怕是曹孟德袁本初,都没十足把握能够保证。
当然,现在担心的只有曹孟德。
毕竟袁本初已经被瓜分,压根没有心情管这些事情。
甚至在袁本初看来,巴不得典韦是派兵对付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叛徒知道离开自己会是什么后果。
至于典韦会不会对自己动手,袁本初根本不担心。
全凭之前和典韦的约定,袁本初相信典韦是个遵守约定的人。
事实上,典韦确实是个遵守约定的人。
但问题是,这约定根本没有达成。
清河平原,现在并不在典韦手中。
恐怕唯有典韦大军兵临城下,袁本初才会幡然醒悟。
有人欢喜有人愁,身处清河的王修激动不已。
自从选择归顺典韦,王修就无时无刻不盼着典韦派兵来接替自己。
并非是王修胆怯,实在是权柄太让人着迷。
王修心里清楚,自己能有今时今日都是靠着典韦。
若是被权柄蒙蔽了眼,只怕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故而在知道孔明出征后,王修无时无刻不再盼望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