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统可谓是笃定的事情,到那时候必定需要有才之士替典韦治理天下。
孔明提前替典韦挑选人才,这也是他本该做的。
听到孔明询问,王修并未意识到这些。
微微皱了皱眉头后,随即开口将心中所想如实相告。
该说不说,王修确实有些本事。
若非如此,也不会被典韦扶持上位。
“那就按照王修兄说的去做,子义队伍交给你了。”
孔明说罢,从怀中取出虎符直接丢给太史慈。
如此信任,看的王修羡慕不已。
没办法,如此信任实在是难能可贵。
王修当过几年官吏,见识过官场何等模样。
哪怕是一手扶持自己上位的恩师眼里,自己不过是一枚随意丢弃的棋子。
别说信任,能不要自己的命都算好的。
而孔明现在,对太史慈可谓是无条件信任。
王修可是知道,太史慈跟随典韦并没太长日子。
即便如此,孔明依旧愿意相信。
属实是让王修羡慕的同时,还有些费解。
难道孔明就不担心,太史慈背叛他吗?
似乎是看出王修疑惑,孔明大大方方开口说道。
“看你现在模样,是在好奇我为何不担心子义背叛主公吧?”
听到孔明询问,王修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用力点了点头。
“你会好奇,其实也是情理之中。”
“确实,子义归顺主公日子并不长。”
“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我们的兄弟手足。”
“只要是真心归顺,我们都会将他当自己人对待。”
“至于背叛,你觉得这些虎豹骑会相信虎符还是相信我?”
闻言,王修猛然反应过来。
确实,这些虎豹骑可都是典韦一手培养出来的。
绝非是虎符这种石头,所能比拟的。
“王修兄,愣着作甚?”
“还不带着我下去歇息?这一路车马劳顿属实是辛苦的不行。”
说罢,孔明伸了伸身子示意道。
“瞧我这记性,先生您这边请。”
“卑职已经准备好晚宴,先生用过晚宴后在歇息也不迟。”
原本孔明想开口婉拒,但想想王修都这么说了。
只能答应前往,晚宴过后。
孔明住进王修提前准备好的宅子,不得不说王修确实用心了。
宅子明显是重新装饰过,为了让孔明住的舒心。
正当孔明准备歇息,却听侍卫传唤。
太史慈拜见,孔明只能作罢。
让侍卫领着太史慈进来,自己则是坐在椅子上等候。
“末将太史慈,见过先生!”
“行了,这里没有外人在。”
“子义,这段日子都有什么收获吗?”
孔明示意太史慈入座后,自顾自斟满茶盏问道。
“回禀先生,这几日确实是有所收获。”
“这些是末将收集到的,还请先生过目。”
太史慈从怀中取出厚厚文书,递到孔明手中说道。
接过文书,孔明并未立刻查阅。
而是放到一边,随后认真看向太史慈。
见此情景,太史慈下意识坐直身子。
有些局促不安,不明白孔明为何突然这样。
“子义,你觉得王修这人如何?”
听到孔明问起王修,太史慈顿了顿后开口说道。
“王修这人有点本事,但不多。”
“有野心,但胆量不够。”
“归根究底,还算是勉勉强强。”
思索再三,太史慈认真说道。
“是这样吗?那还挺不出的。”
端起手边茶盏,孔明抿了口后自顾自呢喃道。
“先生,可是王修有什么地方让您不满?”
显然太史慈误会了,下意识认为王修招惹孔明不满。
如若不然,孔明也不会突然询问这些。
“你想多了,并没有招惹我。”
“我是替主公招揽能人,我觉得王修这人还算不错。”
“照你刚刚所说,王修确实是可以用用。”
孔明自顾自呢喃道,太史慈颇为诧异。
属实是没想到,孔明居然打的这种主意。
如果王修替典韦办事,太史慈不敢想象下去。
“可是先生,我刚刚也说过王修算是勉勉强强。”
“为主公效力,是不是要挑选更好的?”
太史慈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开口问道。
“子义,这你就不懂了。”
“这天地下有能之士,也就那么多。”
“即便都归顺主公,偌大的天下只靠这点人怎么够守得住。”
“像王修这种,正好适合发放到各县看守。”
“有野心是好事情,我就怕没有野心。”
孔明自顾自说道,太史慈愣愣的点了点头。
既然孔明都这么说了,那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
反正这些事情,自己也不懂。
“先生要是没事,末将先行告辞。”
眼瞅着时间不早,太史慈也不准备继续打扰孔明歇息。
目送太史慈离去后,孔明并未歇息。
而是取过刚刚放在一边的文书,借着烛光查阅起来。
虽然着急着出兵,但眼下更重要的还是稳定局面。
在抵达清河之前,孔明就已经得知渤海归顺的消息。
眼下渤海归顺,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且不提渤海易守难攻,就凭淳于琼那几位都不是善茬。
忽悠忽悠王修太史慈还可以,想要忽悠孔明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孔明没有猜错,淳于琼他们回到渤海后。
应该将渤海内清河平原的眼线全部摘除干净,毫无准备前往只会吃亏。
这也是为什么,孔明会选择在清河平原多待几日的原因所在。
当然,王修和太史慈并不知道这些。
主要是孔明考虑到,要是让这两人得知这些事情。
一定会陷入自责,到那时候就不好了。
毕竟淳于琼等人能够安然无恙回到渤海,全是因为太史慈和王修的决定。
不得不说,孔明对两人还是考虑的很周全。
至于王修太史慈,则是因为孔明选择多待几日而感到高兴。
其实昨日后半夜,太史慈找上王修。
将孔明先前所说,告知王修。
王修兴奋的一夜未眠,这也能够理解。